天下絕秀——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成都西南160千米處的峨眉縣境內,主峰海拔3100米。相傳,峨眉山之名源於逶逸秀麗的峰巒和疏談長眉。也有說峨是言其高,眉是喻其秀,此山巍峨奇秀,所以得此名。
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據說古時,中峨、小峨均有人攀登,但現在已無路可尋。故今日之遊覽,在於大峨。全山麵積為115平方千米,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巍峨雄偉,景色壯麗。
峨眉山方圓200平方千米,主峰萬佛頂高達3099米。在中國名山之中,論高大巍峨,可以推峨眉為首了。然而它的山形綺麗,卻以秀著稱。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引用《蓋州記》的話說:“去成都南千裏,然秋日清澄,望見兩山相峙如娥眉焉”,形容峨眉山形仿佛美女兩道秀眉。加上遍山上下很少有岩石裸露的峭崖,幾乎全都披上濃鬱的“綠裝”。滿山的春花秋果,仿佛是美女身上的金釵玉簪。幽深曲折的溝壑之間,並無氣勢浩大的巨瀑洪流,唯見涓涓小溪,如同美女舒展水袖在輕歌曼舞。峨眉之秀,確實處處令人感受。李白因此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峨眉山在東漢時為道教名山,唐宋之際,佛教興盛,一時廟宇林立。經過曆代重建和修繕,現有主要名寺景點十餘處,供人遊覽和朝拜。地處山腳門戶的報國寺,始建於明代,清康熙時重修並禦書“報國寺”金匾。寺內有彌勒、大雄、七佛大殿和藏經樓等宏偉建築。廟前的亭子裏有明代鑄造的銅鍾,重達125噸,鍾聲洪亮清越,可傳到大峨金頂,這就是有名的“聖積晚鍾”。
萬年寺位於峨眉山腰台地,始建於晉,稱普賢寺,唐時為白水寺,宋時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曆年中改為“聖壽萬年寺”。萬年寺除了傳統的覆瓦飛簷大殿外,還有非常特別的磚殿。磚殿下部為方台,上部為無梁穹頂,頂端豎小塔,殿內有重達62噸的鑄銅普賢騎六牙白象一尊,通高73米,殿內四壁上下各有小龕供奉佛像,共計333個。無論從殿堂設計還是從整體龐大的佛像鑄造看,都是極為鮮見的。加上這裏蒼翠的環境和特有的“琴蛙”,萬年寺成為峨眉山重要的景區。
在海拔3077米的金頂上建有金碧輝煌的“金殿”寺廟,始建於東漢,曆經雷電和香火焚毀,屢經重建。雲蒸霧繞的金頂,懸崖絕壁有如刀切斧砍,站在舍身岩上可以俯瞰茫茫雲海和隱沒其間如夢如幻的起伏山巒。如果時間、氣候等多種因素都湊巧,還可以一睹千載難逢的“佛光”,自己的身影顯現於仙境佛光之中。
峨眉十景之一的“雙橋清音”,白蛇娘娘修仙得道處的白龍洞,裂崖漏縫的一線天等等,無不令人心馳神往。
“峨眉秀色甲天下,何必涉海覓蓬萊。”除此之外,峨眉秀姿還包括翠黛雅麗的植被景觀。峨眉山素有“天然植物園”和“中藥材寶庫”之稱。這裏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上稀有的珙桐、冷杉、楨南、水青樹等;僅名貴的杜鵑花就有60多個品種。每年3月至7月,從報國寺到金頂沿途山坡上,先後開滿了杜鵑花,鮮豔奪目,而且花期特長。九老洞至遇仙寺一帶的珙桐是落葉喬木,四月開花,花白如鴿,有“活化石”之譽。在種類豐富的植物中,藥類很多,如黃連、天麻、血藤、竹根七、峨參等,都是著名的藥用植物。
峨眉山還是多種動物棲息繁衍的樂園。僅蝶類就有280餘種。萬年寺一帶還可看到70多厘米的罕見大蚯蚓。珍禽異獸有小熊貓、蘇門羚、胡子蛙、琴蛙、岩鴿、白嫻雞等,尤為吸引人的當數峨眉山的猴子,洪椿坪、九老洞和洗象池一帶的猴群,經常出沒於林間小道和寺院回廊,向遊客乞食嬉戲,人稱“猴居土”。
峨眉山,承天地之滋養,沐日月之精華,鍾萬物之靈秀,故古來聚仙聚佛。為道家的第七洞天,並為佛家的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月歌》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