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希望那一天能夠早些到來!”蘇戩激動地說。在大同學校裏,蘇戩對國家的認識與往日已經截然不同。過去,他對中國並沒有很深的感情,相反,他對日本倒是有著深深的鄉愁依戀。然而來了學校,他受到其他華人子弟的感染,終於意識到,自己也是炎黃子孫,是華夏兒女!
他變了,從一開始的不聞不問,變成了後來的投入其中。環境的確是能影響一個人,哪怕是這種民族自豪感,也能在無形中傳入每一個人的心中。蘇戩第一次感到,身為一個中國人是這樣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而推翻大清,建立新世界的想法,也如同一顆種子般被深深種在他的心裏,生根、發芽。
“這是我們所有有識之士共同的願望!”馮自由笑著說。他很高興看到蘇戩已經走出陰霾,投入到全新的學習中去。蘇戩也仿佛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這一次真真切切開始為了心中的熱血而努力學習。他是一個十分有天分的人,這種天分尤其體現在語言和藝術上麵。
一天,在上美術課的時候,老師讓同學們繪製一幅山水圖。蘇戩最喜歡上的就是美術課,他從小就熱愛畫畫,同時也喜歡看別人畫的優秀的作品。他喜歡筆尖在紙張上麵流淌勾勒的感覺,通過透視遠近,通過筆下功夫描繪出一整個世界的滋味讓他欣喜不已,仿佛在自己的手中創造了一個小世界一樣。於是他筆鋒流暢地畫起來,甚至沒有發現老師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
老師在他的畫前駐足停留了許久。他早就知道這是個天賦極強的學生,但卻萬萬沒想到他的天賦竟然這樣強!這學生的繪畫水平甚至已經超過了老師自己,令他自愧不如!感慨間,老師不禁讚歎出聲,這時蘇戩才發現老師正站在自己身旁。“先生?”蘇戩停下筆,不解地看著老師。老師忙說:“不要停下,繼續畫!我還從來沒見到一個學生能有這麼高的水平!簡直太讓人驚歎了!你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蘇戩有些靦腆地笑了笑,“多謝先生的誇讚。”老師卻說:“這並不是誇讚,而是由衷欽佩!我決定向學校推薦你,讓你兼任美術老師!你現在的水平已經完全可以教課了!”大同學校是一個由華人建起的學校,師職力量本就欠缺,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同時兼任某一門課的老師。大家也都是年輕人,不分彼此,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也並沒有身份明顯的界限。
盡管如此,蘇戩仍是覺得受寵若驚了,他忙說:“老師太誇獎了,我才剛升甲級班不久,哪有資格……”“我說有就是有!”老師十分高興,他就仿佛是在沙礫之中發現了一顆玉石一樣,撿到寶似的歡喜,他的歡喜是由衷發出的,不含一絲虛偽成分。這時同時上課的其他同學也過來笑著恭喜蘇戩。“恭喜啦,蘇老師!”同學善意地開著玩笑,這讓蘇戩反倒不好拒絕了,隻好說道:“多謝老師的賞識!”
那天之後,蘇戩就在讀書的同時兼職了美術老師一任。備受重視的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站在老師的位置上,蘇戩覺得自己更應該知道學生,給他們指引正確的人生道路。好在他有摯友馮自由,那時候馮自由的言論就如同一盞明燈,時刻照亮著蘇戩的前路。蘇戩在課餘時間裏,也如馮自由對自己那樣,向學生們傳遞著推翻大清,建立新世界的觀點。
因為蘇戩是學校裏的名人,所以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對他的身世更是如八卦小報一般一清二楚。他們都知道蘇戩是中日混血,同時還有一位日本養母。有一次,蘇戩告訴學生們,作為華夏子弟要擔起國家重任,要為國家的複興而出力。這時有個學生開玩笑說:“可是我聽說先生身上有一半是日本血統呢。”蘇戩立刻說道:“這的確是事實,但我的熱血,我的心都是屬於中國的。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隻要有需要,我就會為我的國家赴湯蹈火!”這番話說得斬釘截鐵,學生們也都聽得熱血沸騰,挨個表起忠心來。
熱血在年輕的學生們心中噴湧,他們的靈魂正承受著時代的洗禮,一種蛻變,在他們的心中悄然發生。
2.青年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