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正在成長中的兒童,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發展。在《我的經驗和理想中的孩童們》中說:“隻從我的生平所有經驗觀察,中國幼童之日見聰明俊秀……”他回憶了自己生活的童年時代的兒童能力狀況,以及現存所看到的在國民基礎教育運動中的現代兒童的能力。據此,他把兒童能力的演進分為三個時期。各時期特征是:自己生活的兒童時代,兒童多迷信、恐懼、懦弱、循規蹈矩、篤信謹守。民國前後,在那時候的孩童比較二十餘年前的孩童更為暢快、靈敏、活潑得多。而在國民基礎教育運動中,形成了暢快、靈敏、活潑的兒童世界,兒童更聰明、正直、活潑、勇敢。揭示了對兒童的特質和能力的認識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的作用和意義,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發展變化的兒童特質和能力。《兒童節紀念大會上的一種感觸》充分肯定了兒童的學習能力,揭示了兒童的心理特點。“我認定我們的小朋友人人可教,個個都願意學習,無需強迫……現在的小朋友比我們小時候活潑伶俐敏捷機警可愛得多,好奇心強,求知欲亦大,不用我們強迫,要受教育更不是叫他盡義務。”揭示了兒童好奇、機靈、求知欲強等心理特點及兒童具有主動積極的自覺學習能力。
符合兒童教育的規律,這對於教師變填鴨式教學為啟發式教育的實踐活動有一定啟示,而對兒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認識更反映了雷沛鴻的科學教育觀。
影響兒童生長發展的因素
從兒童的能力在曆史中演進發展的角度,雷沛鴻揭示了兒童的生長發育是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在教育遺傳的導向作用下的發展。《我的經驗和理想中孩童們》指出:從畏懼怯弱的兒童、暢快靈活的兒童向聰明正直、活潑勇敢的兒童演進中,兒童的生活環境相應地經曆了由家庭—歐美式新學校—遍及各個鄉鎮村街的國民基礎學校。揭示了社會環境中的人和物對兒童生長發育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學校教育對兒童的智力和個性發展起著主導作用。
他指出北歐人發展的曆史進程中,兒童的能力和特質獲得良好發展的條件是——努力發展教育,尤其是審美教育;另一方麵是努力於保健衛生事業,特別優生事業。並強調通過優生、優育、優教,使整個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
總之,他在批判傳統兒童觀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積極、發展的兒童觀,正確認識到兒童發展是一個統一的完整過程,是不斷變化運動的過程,其發展不是某一因素單獨影響的結果,而是全部因素綜合地、係統地影響的結果,即兒童的特質和能力是在環境、教育與兒童自身積極主動參與的三種合力作用下形成和發展的。充分認識到兒童在國家與民族生存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提高兒童的地位和尊重兒童的權益,並強調優生、優育、優教。這種積極向上的兒童觀是他教育改革的基礎。
兒童教育觀
兒童觀不同,教育的任務、內容和方法也不同,即有什麼樣的兒童觀,就有什麼樣的兒童教育觀。雷沛鴻從人本主義兒童觀出發,提出了與兒童觀緊密相連的十大兒童問題:兒童的教育、養育、健康、保衛、救濟、法律、勞動、研究、父母教育及其他兒童幸福問題。這些兒童問題以兒童教育為主導,貫穿在他的整個教育活動之中,並為了實現有教無類、一視同仁的教育理想而奮鬥終身。
國家與個人並重的雙重教育目的
雷沛鴻在《前學齡教育與國民基礎教育》中指出,過長的義務教育存在兩種弊端:隻看見兒童,不見成人;同時又單純地隻看見兒童,而看不見社會。即脫離社會實際和忽略教育者主導地位的兒童中心的主義教育。據此,他要求教育既要顧及兒童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促進兒童個性發展;同時又要重視社會問題。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社會需要與人的發展是辯證統一的,教育目的應當反映這種辯證統一的關係,教育的任務是既要促使人去適應社會需要,得到社會所期望的發展,同時,因為人是獨立的個體,有自身的需要,教育要促進人的發展。離開人自身的發展,教育就無從促進社會的發展。因而,社會需要與人的發展辯證統一的教育目的是具有科學性,仍然是當代教育的任務。在國民基礎教育中,雷沛鴻要求教育的重心傾向於兒童教育,認識到現代兒童在建國中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