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J粒子。
丁肇中祖籍山東省日照縣,1936年1月出生於美國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母還在美國進行訪問。後來,丁肇中曾這樣對別人說起過自己的身世,他說:“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出生在一個由教授和革命誌士組成的家庭裏,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國,但在他們訪問美國時,我提早出世了。由於這個意外,我成為了美國公民。這個突如其來的小插曲,卻影響到了我的一生!”
丁肇中的父親名叫丁觀海,在山東大學任教,母親丁雋英,任四川教育學院心理學教授。在出生三個月之後,丁肇中隨父母回到了祖國。但不久“七七事變”爆發,丁觀海來到重慶大學工程係任教授,丁肇中也就讀於重慶的磁器口小學。抗戰勝利後,他又隨父母遷到天津,讀完了小學。1948年冬,丁觀海來到台灣省的台南工學院任教,並舉家遷至台灣省。丁肇中的中學是在台灣省上完的。中學的時候,丁肇中對數理化特別感興趣,成績也非常好。
高中畢業時,他的數學和化學都是100分,物理97分。中學畢業後,他被保送到台灣成功大學,就讀於機械工程係。大學期間,他放棄了娛樂遊玩的機會,專心學習,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1956年9月,丁肇中又到了美國,進入了密執安大學工學院繼續深造。剛入學時他讀的是機械工程。後來發現自己對物理更感興趣,於是第二學期,他選了許多有關物理和數學方麵的課程。大學第二學年,他轉到了自己向往的物理係,從此走上了物理學研究的道路。1959年,他畢業於該校研究學院,取得了數學和物理方麵的兩個工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又獲得了物理學碩士學位。他還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特別獎金,不久又獲得美國科學基金會獎。1962年,丁肇中獲得了物理係博士學位。
丁肇中博士畢業後不久來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尼文斯實驗室工作。丁肇中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他認為,自然界的奧秘隨時都吸引著每一個有誌於科學的人,誰都想走在時間的前麵有所發現。搞科學實驗,爭取時間是很重要的。因此,他經常廢寢忘食地工作,有時在實驗室裏一呆就是幾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尼文斯實驗室工作的兩年中,他發現了重氫分離子。
20世紀60年代後期,丁肇中到美國東海岸的麻省理工學院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工作,開始了尋找J粒子的實驗計劃。丁肇中曾用一個生動的比喻來形容這項實驗的複雜性。他說:“在雨季,一個像波士頓這樣的城市,一分鍾之內也許要降落下千千萬萬顆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著不同的顏色,我們就必須找到那滴雨。”因此他對研究小組的成員要求非常嚴格,從來不容許在工作中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