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2 / 3)

“說得好!好一個事無不利,何樂而不為。”子平這小子,這他師父麵前看來還挺老實的,現在看來他是不但好色,而且還好財。

送幾個養娘隻是小事,管得韓大哥他們願意不願意,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高興的就娶了回去,不高興的就當作侍女丫鬟或者是歌姬送人。子平我還以為隻是好色而已,那天看來還不是普通的好,應該是很好此道,既然看上了兩個,還想多要一個走。這怎麼行,孫韓二位隨我久矣。而另外六位可是手裏有兵的,任誰少一個都說不過去。

關於廣平的事情,我全部托付給了範文淵。現在廣平事宜,以築城為當前要務,而這方麵又隻有他才能堪任。有軍令和孫韓二位相助,應該出不了事。一路上和子平周啟同行,那周啟著實討厭,有事沒事就往我車上鑽,找些有的沒的借口來套近乎。我跟他又不是很熟,即便是熟的人也知道,我的話並不多,如果不是實在脾氣很合得來的或者是我看得上的人,我根本就不屑於廢話。遺憾的是那周啟兩者都不沾邊,更遺憾的是我又不好趕他下去。隻能成天和他聊些什麼天氣真好,收成不錯的話。子平成天就呆在他那車裏不出來,估計是在和他那美人在研究那卷房中術。我實在是讓周啟鬧得受不了了,隻能叫子平去應付他了,反正他也有地方不明白嘛。看周啟臉色蒼白腳步虛浮,估計沉迷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我讓子平到周啟的車上去請教去了,不管他請教些什麼,隻要讓周啟別在到渝州以前再來煩我就好。

因為周啟又把那幾口準備送人的幾箱珠寶帶了回去,我們隻能乘車,繞著路走特別麻煩,到渝州的時候已經是六月初一的下午了,離子煥婚事還有兩天。整個渝州城張燈節彩,一派喜氣。一到渝州周啟就告辭去行館,子平和我就住在師父家裏。從城裏的氣氛來看,這門親事應該是得到師父的首肯了。先不去管師父的想法,師父怎麼想的我可以自己去問。在見師父以前,我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大問題——現在師侄成親,雖然這個師侄就快成我大舅子了,但我現在怎麼說也是長輩,沒個像樣的禮怎麼行。大哥倒是有錢,雖然我家人丁單薄,好歹也是士族出生,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爹在白玉留下了頗多田產,還有許多傳下來的珍寶都在大哥手裏捏著,找他要來送個十份八份禮自然不在話下,不過就是來不及了。我空掛了個侯爵,連住的地方都還沒造,現在是窮的叮當響,吃喝拉撒都是從黃石軍費裏在拿。要是問師父要來再送給他孫子,也太荒唐了點。周啟去廣平的時候不是帶了好幾口大箱子嘛,從送給子平那個來看,應該個個都價值不菲,這麼遠的路他帶了個來回應該也覺得夠麻煩了吧。我開始打起他那幾口箱子的主意來了,若是實在沒辦法,看來隻能幫周啟一個忙了,免得他又帶回赤帝這麼麻煩。

孫子馬上就要成婚,孫女也快要嫁了,師父看上去很是高興。我盡量調整了一下語氣,免得惹師父不開心:“正兒給師父賀喜來了。”

“難得正兒有心,現在廣平還好吧,屯田之事行得怎樣?”

“一切安好,不出三年我黃石軍糧大約可保自給。隻是那廣平城還頗費周折。”其實到明年黃石的軍糧也大約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因為廣平的十萬戶民夫還另有田地。不過我並沒有打算過早暴露。即便軍糧可以自給,能讓恒倉多拿點就多拿點,反正那裏的糧多的是,不用掉難道放著爛?

“那是何故?”

“人力有限,民夫所費糧餉不比軍隊……”

師父沉吟片刻,說道:“現在渝州也不寬裕。那這樣,等子煥婚後,我將所得財禮投入廣平……”

“師父,此事萬萬不可!子煥婚事所得若是全部給我,隻怕天下恥笑。況且子煥婚事所行太促,即便有也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師父因何想到與周家結親,而且又如此之急呢?”終於說到正題了,隻怕一點,師父不會以為我是回來找他要錢的吧。

“與周家結親本是我主意,希望借此穩住周家。不過事情如此之急乃是子煥意思。他說長幼有序,兄未娶而妹已嫁,是為不孝也。”還好師父沒那麼想。長幼有序,我和大哥都還是子煥的師叔呢,看來師父終究還是偏向自家一些,人之常情嘛。既然已經是箭在弦上,我也不想說什麼掃興的話了。請辭去見子媛和婉秋去了。

在後院還看到了譚伯,他的心情看上去和這個喜慶忙碌的場景並不協調,似乎他並不讚同這樁婚事。

“譚伯。”我行禮說道。譚伯也算是看著我在渝州習武的人了,對他我一直都不敢怠慢,因為有的地方我還向他請教過,基本上他也算我半個師父了。第一次見到譚伯單手製住子煥我就知道這個老人並不尋常,在叔父告訴我譚謙的事情以後,似乎譚家和師父家另有別情。這我不關心,我隻肯定,這譚伯和譚謙必定有關係,說不定就是譚之儀之後,隻是不知是如何從那族誅隻中脫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