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隱情(3 / 3)

“孟都尉,侯爺是奉上將軍之命來驗明來人身份的。”去通報的小校這時方才說話。

“孟都尉,本侯已經驗明,城下眾人確屬都衛軍餘眾。這人是誰,竟敢妄殺大虞兵將,罪同叛逆,還不與我拿下。”當務之急應該是開城門放楊辟疆的人進來,不過現在城樓上形勢對我們不妙。要是真遇上個不怕死的,或者是他們後麵還有人在指揮,以他們這些人,若是城門守軍不動手,任由他們占著地利,誅盡我們也不難事。再者這些人可以在渝州城中不宣而調好幾百人,勢力不小,要真把我們給弄個死無對證,師父那裏會為我一個死人和他們翻臉?我不相信。比當務之急更急的就是先把孟忠這百來號人給拉過來再開門。

孟忠的名字還真沒取錯,我開始感謝起他爹來了。看他手一抬,那是正要下令的架勢,相信現在有了那小校的說辭,以他的個性是不可能會幫那人的。要是他幫那人,隻怕楊大哥他們還沒等到我來就被射殺了。不過他手還沒揮下來,聽見城樓那邊有人大聲說道:“誤會誤會,都是誤會。還不收起兵刃!”一個身著戎裝,吊兒郎當,麵帶酒色過度顏色的紈絝子弟從那邊繞了出來。不是那周啟還能是誰。

果然是周家人,果然還有人在指揮。看著周啟一邊說著“誤會誤會”,一邊不緊不慢屁顛屁顛地朝這邊踱步走來,我就想到他在趾穀被嚇暈了的德行,有一種想上去給他一刀的衝動。看見孟忠要下令才出來說這是誤會,早幹嘛去了。要真是剛到,他還能知道這是誤會。

“侯爺誤會了,我兄長乃是一片忠心為國,生怕城下乃是修羅細作,忠義所致,侯爺雅量,不會介意吧。兄長也太小心謹慎了,我與侯爺有數麵之緣,侯爺既然已經驗明城下諸軍身份,想必不會有誤,兄長太多慮了。”聽口氣,似乎那人便是周良,似乎他懷疑我也是修羅細作。不過看孟忠的手已經慢慢放下了,再堅持下去,討不了好的隻會是我自己。我一邊收起破軍,一邊努力擠出一絲笑臉說道:

“原來是周良兄,多有得罪。”我擺手示意蔣琪許遠他們把兵刃也收起來。

周良也轉過身來,說道:“不知是侯爺,還望侯爺恕周良不敬之罪。”這周良看上去和周啟麵容果然有幾分相似,不過少了些酒色之氣,看上去比他那弟弟要英武多了。龍生九種,種種不同,隻是想不到,這老鼠生的兩個兒子居然也有如此的不同。

不著邊際地寒暄幾句久仰之類的屁話,我領著孟忠下去開城門去了。

“孟都尉,上將軍還托我問你幾句話。”看著周圍沒有旁人了,我拉了師父的名義出來問他,相信他沒機會去找師父對質。以這孟忠的脾性,要是我自己問他這話,他多半是不會講的。

“上將軍要問何事?”他有點疑惑,下城樓的步子也放慢了。我怕被樓上周家兄弟看出個什麼來,拉著他一邊走一邊問道:

“上將軍想知道,這幾天有沒有什麼人經常在城樓附近來窺探的?”

他略為想了一下說道:“侯爺一說,好像還真有那麼回事。大概自五日前起,便時常有人在城樓附近窺視。今天城外都衛軍一到不久,周將軍就帶人來了。”他想了想又問道:“上將軍莫非是懷疑周家……”五日前就開始了,周家是在防什麼?那時白玉文書還沒傳來,周家何以知曉我大哥在東北戰敗之事?莫非此事他們一早就知道?或者是他們窺探防備的另有其人?無論如何,此事必定另有隱情。

我以手掩口,示意他別再講話,說道:“此事上將軍自有打算。我向你問話之事上將軍希望孟都尉不要向他人言及。還有就是,這幾日還請孟都尉也多多留意城門附近還有沒有人來窺視。過幾日我再代上將軍來問你。”

“末將明白。”

“日前之事,孟都尉忠於職守,拙荊多有得罪,還望見諒。”說著走到城門這裏來了,我估計城樓上看不見了,又說道:“今日之事,幸喜孟都尉深明大義,都衛餘部才得以保全,張正替兄長謝過孟都尉了。”說完我深深作了一鞠。

我這席話反到說得這忠直漢子有點不好意思,他連忙把我扶了起來說道:“侯爺何須如此。巡守四門正是孟忠本分,況且張將軍素來為孟忠景仰。侯爺無須多禮。”說著他就去喚人開門。

若非那柄刀,我肯定認不出這人便是楊辟疆,若非那杆都衛大旗,我定然也不會相信這百餘人會是都衛軍。昔日一向注重儀表的楊大哥竟然會是如此的不修邊幅,滿麵塵埃。昔日衣甲鮮明的都衛軍,竟然會是如此潦倒,仿佛流寇一般。看他們的行頭已經讓我覺得很不尋常了,更不尋常的就是楊大哥一見到我就連忙滾鞍下馬,衝過來跪伏在我麵前:“侯爺,今日辟疆能再見侯爺,死也不冤了。”

我連忙上前把他扶起,可不管怎麼拉也拉不起來,他那身氣力可不是我能比的。“楊大哥你快起來說話。”

他搖頭道:“侯爺你要給上將軍報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