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陳忠淑 1989年全國勞動模範(2 / 2)

陳忠淑不僅這樣地拚命幹,同時他還利用自己嫻熟的技術加以巧幹。陳忠淑所在的車間任務重、人員少,他根據大刨床加工大零件走刀時間長的特點,先把走刀時間算準確,保險定好位,做好一切安全措施之後,利用大刨床走刀時間,再去操作小刨床、銑床來加工其他零件。就這樣,他運用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在時間上做了科學的安排,經常是同時操作兩三台機床,既做到了安全操作,又加工了合格的零件。由於他的苦幹、實幹加巧幹,1988年一年,完成了相當於6年的工作量,1989年又完成了近5年的工作量。

陳忠淑不但在生產上是把好手,在技術上也是一流的。為了提高產品質量,他經常自製夾具、模具,利用小改小革來保證產品質量。一次,車間加工車床床頭箱內油泵擺杆上麵的一個孔,開始在車床上加工,但孔的精度總達不到技術要求,最後,這道工序隻好讓陳忠淑幫助解決。他根據圖樣要求,自製了一個夾具,既保證了質量,又保證了進度。在加工八頭磨主軸時,由於軸長,銑床工作台短而無法加工,他沒有就此而推給車間,而是利用自己嫻熟的技術,加長工作台,順利地把主軸加工出來,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還攻克了因設備不足而無法加工的關鍵問題。

陳忠淑操作的刨床,使用多年,電機軸磨損嚴重,需要停機修理,當時,需要這台設備加工的零件很多,停機修理勢必要影響生產進度。於是,陳忠淑就自己想辦法,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對電機軸進行修理,使這台龍門刨隻停機一天,便又投入了工作。在龍門刨上加工八頭磨機身時,因刨床的刀架限位開關高度不夠,隻好把床身放倒加工,這樣使加工出來的床身麵偏移0.6毫米,保證不了圖樣要求,為此,每加工完一台床身,都要兩名鉗工在刨床上刮削兩天,才能保證床身符合圖樣要求,既費工,又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陳忠淑細心研究,提出了把限位裝置升高28毫米,這樣床身就可以立起來進行加工的合理化建議。建議經采納後,做到了既節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車間節約了9500多元資金。1983—1989年,陳忠淑小改小革15項,為工廠解決了不少的加工技術上的關鍵和難題,確保了工廠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

陳忠淑於1990年7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