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郭影秋一早醒來,趕忙到賓館為周總理送行。周總理正在和所有的服務員、炊事員一一握手。他看到郭影秋後朗朗大笑說:“影秋同誌,我們不知你的酒量這樣小,竟使你醉了,對不起!對不起!”

1964年在人民大會堂開會,周總理看到郭影秋,就指著他說:“你靠近我坐,你不是到底來北京了嗎?”(1963年初,周總理想調郭影秋去國務院任副秘書長,郭影秋因鍾愛教育事業而要求仍留在南大工作。是年5月,郭影秋到人大協助吳玉章主持校政)當他走近總理坐下後,周總理又問:“你為什麼不願意到國務院工作?”郭影秋回答:“不是我不願在總理身邊工作,實在是怕耽誤您的大事。您精力那麼好,每天睡得那麼少,我精神不濟,誤了您的大事怎麼辦?”總理揮了揮手,笑著說:“什麼精神不濟,你不就是失眠嗎?每晚睡前喝兩杯白蘭地,保你能睡好覺。”

郭影秋不禁想起和周總理飲酒之事。往事濃如酒,而周總理的關愛比酒更濃,郭影秋不禁笑了。

郭影秋與“封山閉道”

1955年四五月間,周恩來總理率團出席亞非萬隆會議,回國後路經昆明。周總理勝利歸來正值“五·一”勞動節,雲南高層研究,決定把慶“五·一”與迎接周總理結合起來,舉行慶祝遊行大會,有30萬人的規模。觀禮台距馬路11米,周總理看了很滿意。雲南公安當局從更安全的角度考慮,又把觀禮台後撤至距馬路50米處,即手榴彈殺傷力不及之地。郭影秋自認為周總理對這一舉措一定更滿意,哪知會後,周總理生氣地說:“你們這麼做太沒道理,我在國外都不怕死,怎麼回到國內倒怕死了。你們把觀禮台撤得那麼遠,使領導見不到群眾,群眾也看不見領導,是不是想讓領導離群眾越遠越好?相互間連麵都不能見,這是什麼問題……”郭影秋一時無言以對。

事後郭影秋沉痛反思,總理的批評意味深長,要保持黨與群眾的魚水深情,永遠應把群眾放在第一位。他又進一步聯想到:“這些年來,我們有些領導外出‘視察’或‘觀光’,常常是戒備森嚴,封山閉道,清街靜城,這實在是有悖於黨的宗旨,這樣隻能越來越脫離群眾。”

為校慶特撰長聯

郭影秋一直關注著南大的發展與變化。1982年,南大舉行八十周年校慶,他特意撰寫了一副長聯以示祝賀:蒼莽石頭,長虹橫貫;浪淘盡三國風流、六朝金粉、二陵煙月、半壁旌旗。況虎踞春殘,寂寞明封餘數壘;龍蟠葉老,蕭條洪殿鎖斜陽。初解放時,隻剩下蔣山青青,秦淮冷冷。

東南學府,赤驥飛馳;名奕留兩江情采、四壁弦歌、八十年代、千秋事業。欣棲霞日暖,鬱茫天塹變通途;浦口新潮,百萬雄師傳夜渡。本世紀末,定贏來人才濟濟,科教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