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深切關懷
記得影秋同誌在各種場合多次說過,中國人民大學有一個鮮明的傳統和特點,它是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它培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人才,它一貫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它的各個學科的教學和科學研究都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針,有著比較紮實的理論基礎。它培養的人才在各條戰線,特別是在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為鞏固社會主義基礎、發展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他認為,辦好人民大學,要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影秋同誌十分珍視這個傳統和特點,1982年他在醫院同曆史係部分師生談話時特別指出:“千萬不能削弱這個傳統,丟掉這個特點。”
是不是可以說,影秋同誌對人民大學的感情,表現了他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的高度責任感和緊迫感,凝聚著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深情呢?是的。
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意義,影秋同誌有自己切身的體會。他在1965年4月5日的日記裏回憶說:“我的參加革命,同在教育學院學到的一些革命知識有一定的關係。”那是在30年代初,正在上大學的郭影秋秘密閱讀了《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國家與革命》等馬列著作,書中的新思想向他展現了一個新世界。參加革命以後,複雜的鬥爭形勢、繁忙的軍政工作,使他越發感到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理論的可貴。他說:“工作好與學習好本來是不可分的,沒有一個人學習不努力而能把工作做得出色的。”從現存的影秋同誌的讀書筆記中,可以看到他當年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認真攻讀馬列著作的情況。1956年10月,影秋同誌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或許是對他自歎“學劍不成書誤了”的一種補償吧?到這年年底的三個月中,影秋同誌竟閱讀了馬列著作85萬字,作了130萬字的筆記,還寫了近三萬字的日記。在他逐月所作的讀書小結中,不僅對閱讀的數量有明晰的記載,而且總結了學習的收獲,聯係實際,檢討了思想、工作的得失。多年來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鬥爭的經驗,形成了他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意義的精辟見解。
影秋同誌認為,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樹立革命化的思想,建立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思想革命化了,就能擺正個人和集體的關係,防止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牢牢紮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子,有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使我們的頭腦科學化,就能通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正確地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進程及其規律,製定先進的方針、計劃和方法,推動社會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不斷發展。他體會到,認真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實現革命化的有效途徑,人的思想革命化,是促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勝利發展的強大力量。
……
人大複校以後,影秋同誌以垂暮之年和多病之身回到他熟悉的學校和同誌們中間。在複校後的第一次迎新大會上,他以親切而堅定的語調對大家說:“我們的革命辦學特點之一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係實際的作風。怎樣做到實事求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呢?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整風中指出:“學習理論,聯係實際,改造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處理問題。這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在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中,他發言指出:做一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實踐標準,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要實事求是,敢於講真話。”“誰使書生宏膽略,靈魂深處有真經。”20年前影秋同誌為悼念艾恩奇同誌寫下的詩句說明一個道理:一個人隻要掌握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銳利武器,就能有膽有識,堅持真理。這不正是影秋同誌自身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