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深大就好像一個足球隊的隊長,調動了每一個球員的積極性,把團隊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終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而他自己也榮升為索尼公司的副總裁。
一個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特長,也都有為團隊奉獻的精神,可是如果不把這些分散的、個人的力量擰成一根繩的話,就形成不了推動一切的合力,甚至會因為各自為政而相互掣肘。
任何一個組織的成功,都有賴於所有員工的努力。每個員工都必須為組織的成功負起責任,也必須為其中的每個同事的成功擔起義務。而每個員工的出色協作,都會為整個組織的輝煌增添絢爛的一筆;如果每個員工各行其是,則會為組織最終的瓦解留下隱患。
隻有把組織裏所有的力量擰成一根繩,組織才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才能使整個組織的執行力發揮到極致。
尋找最適合的夥伴一起創業
總經理一定要注意,在選擇合夥人時,一定要把它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因為它關係到你經營公司的成敗。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裏,由於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一些能夠賺錢的行業早已人滿為患,競爭的對手很多。所以,單靠一個人去單槍匹馬闖天下其難度不小。即使你深通經營之道,你也需要有人在關鍵的時候拉你一把,因此,你需要一個適合的夥伴與你一起打天下。
現代社會裏許多成功的實例告訴我們,開公司做生意首先需要信任與合作來完成整個過程。有的時候,即使這件事情能夠一個人完成,但你也許在某一方麵有特長,在另一方麵卻很弱,而做生意需要你具有各方麵的素質與能力,如果你有一個創業夥伴的話就可以互相彌補你們彼此的不足,比如微軟公司的蓋茨和艾倫,就在創業的過程中起到了一個優勢互補的作用,使兩個人的優點都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或許有人說,不是有許多“創業經”上說做生意賺錢的上策是獨立經營嗎。
這種想法也許是對的。你想,小本生意剛剛開始,免不了整天要和錢打交道,而和錢打交道容易產生矛盾,天長日久,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和糾紛,如果真是這洋,生意肯定會受到負麵影響,甚至到最後關門了事。所以,中國古代經商有這樣一句話:買賣容易,夥計難搭。這應該說也是經驗或教訓之談。
但是,我們要看到,社會畢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創業時所需要的資金、技術、人力、物力、市場等一係列東西都發生了變化,社會也把社會成員通過這樣那樣的關係“套”得越來越緊,靠一個人去單槍匹馬闖天下的難度在加大,成功的機率在減小。
其次,現在開辦一家私營公司,所需要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即使是規模很小的私營公司,沒有幾萬元、十幾萬元根本就拿不下來,這還隻是起步資金,如果公司進入到運營階段,所需要的資金會更多。盡管我們創業開公司有時候的確需要一種破釜沉舟、甚至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但是,你如果將你的全部家當都押上去,萬一失敗,你和你的家人連基本的生活都成問題,這未必就是一個好的方法,因為你的公司上係著你和你的家人所有的希望,你在經營的時候心態也就難免會發生變化,影響你的經營效果。但你如果有一個合作夥伴則大不一樣了,起碼你們可以分擔風險。
當然,這並不是要將禍水轉嫁於別人,與人合作創業,風險共擔,利益分享,這不是什麼令人不齒的事情。
再次,在你和你的夥伴合作經營的時候,你可以積累許多與人打交道的經驗,這也是創業給你帶來的一份財富。做生意、辦公司,說起來是跟錢打交道,實際上是在與人打交道。在市場風雲變幻的今天,如果你隻是想著自己賺錢發財,而不想與人合作,一個人獨往獨來,往往會失去很多賺錢的機會。不跟別人搞合作,過分強調自己獨立經營,結果是自己在市場上遇到困難卻得不到別人的幫助,身陷迷途卻聽不到理性的呼喚。
可見,你如果要開公司,而對自己的資金、能力、技術等方麵有所擔心的話,找一個理想的合作夥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有助於成功經營。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你如何選擇經營的夥伴。選擇怎樣的合作夥伴。
合作是一種契約,契約也就是合同。它規定了訂立契約或合同的人相互之間的義務和權利。比如說,合夥人彼此之間出資的比例,利潤的分配方法,不同的合夥人應該承擔的債務份額,合夥人各自在企業中的地位,等等。這樣,根據契約人的關係,合夥人也可以分為好幾種形式:普通的合夥人,名義的合夥人,有限的合夥人,秘密的合夥人,匿名的合夥人,不參加管理的合夥人,參加管理的合夥人,等等。
總經理選擇合夥人,絕不能隻憑著自己的感覺來辦事,也不能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你一定要謹慎從事。要有端正的態度,必須從多方麵來考慮自己,考慮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時,也必須充分考慮到你開公司時的環境和你自己的切身利益。
選擇合夥人,你必須考慮以下這幾個方麵:
首先,你必須仔細考慮自己是否能夠獨立承擔經營公司的風險。如果你經過深思熟慮,發現自己能夠獨立承擔經營公司給你帶來的風險,你最好獨立經營。因為我們前麵已經說過,你的合夥人能夠和你一起承擔經營的風險,但肯定會帶來矛盾和問題,正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特別是在創業初期,矛盾和問題很多,公司的製度不是非常健全,公司的運作也需要靈活機動,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你和你的合夥人之間矛盾爆發的導火索。當然,經過你的深思熟慮,你覺得自己獨自一個人實在無法承擔經營時的風險,你就要考慮合夥經營。
其次,你必須考慮你能夠從你的合夥人那裏得到一些什麼,你又能為你的合夥人提供一些什麼,你們彼此之間是不是能夠形成一種互補關係,你應該清楚地知道你需要從你的合夥人那裏得到的是資金、技術、關係、銷售網絡、土地、經營場所或者是其他經營的必備東西,而這些又是你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已經非常清楚,你就可以大膽地合夥經營了。如果你覺得對於這些問題你還需要再繼續考慮或者觀察,對於合夥人所具備的個人能力和技術實力等方麵你還是不放心,那你就不要急於合夥,起碼不要急於簽訂某些合同。
再次,也是很多總經理經常會忽略的一個問題,你要充分考慮到你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和別人合夥經營。獨立經營盡管需要一個人來承擔各種風險,但卻是一個人當總經理,就是你一個人說了算。而在合夥的公司中,合夥人都是總經理,你們之間的地位彼此平等,不能一個人說了算。在合夥企業中,合夥人的關係與總經理和雇員之間的關係不同,合夥人之間一定要彼此尊重,互相諒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普通人之間的關係更複雜,更難以處理。所以,對於那些性格上存在這樣那樣問題,尤其是不善於跟別人合作的人,缺少團隊精神的人,最好不要搞合夥公司,否則,等待你們的隻有一條路:失敗!
多借助朋友的力量
曾經獲得全國十大女性風雲人物稱號的新大陸集團董事長王晶並不像其他商界明星一樣有名。這位女性曾是新大陸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並已位至新大陸集團董事長。在實達輝煌時出的一本書裏,王晶是作為總經理之一出現在書裏的,她是總經理當中唯一的女性,並且對實達當年所從事的POs終端產品一無所知,但她卻開始為實達構築公共關係與人力資源平台。
而讓她欣慰的是,她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人脈關係以及經驗,在她與實達第一任總裁胡鋼出走實達後的二次創業中發揮了異常重要的作用。在王晶的眼裏,她的創業故事裏總有許多神奇的事情發生,每每談起這許多的奇妙故事,就必然會談起她身邊眾多的朋友,特別是新大陸第三大股東德國人湯姆與她在新大陸創業成長中的故事。
“1992年由於項目合作的原因,我與湯姆認識,此後成為好朋友。新大陸創業時根本沒辦法從銀行貸款,是湯姆每年無息借給新大陸流動資金。後來我們以每股2元的價格出售部分股權給這位德國朋友,由此他成了新大陸的股東。新大陸創立八年,每年增長都接近100%,他的投資也獲取了很好的收益,對此,他也非常高興。”
“朋友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手幫助我。”王晶在回憶起當年新大陸上市時的一些故事時說,“我們一直請求科技部幫我們向中國證監會推薦新大陸,後來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總共有五家公司成了證監會準許試點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而新大陸則是其中最後一家上市的私營高科技公司。論辯的那一天,我們統一著裝與發審委員會的專家見麵,給他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用友軟件由於沒有通過,上市比我們遲了兩年。”
“朋友是我一生的財富。”王晶說,實達與新大陸創業過程中技術人才與行政管理人才的撿選幾乎都是她在操作,“如果我不再創業,我想我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獵頭公司經理人選,福建省人事廳在當年我離開實達時就力邀我從事這方麵的工作。”
在王晶成功的道路上,成功的朋友關係網占據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擁有了朋友的鼎力幫助,還有什麼事不能辦成呢。
生意場上,少個對手便少一分失敗的可能,多個朋友便多一分賺錢的希望,重視朋友,用好朋友,編織好朋友這張人際關係大網,幾乎是每個成功商人所必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