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3 / 3)

一般商家都會說自己的產品質量如何如何,唯恐有人說自己產品不行。這樣,顧客在心理上常常不會相信,反而沒有宣傳效果。其實隻要變化一下,實事求是,說說自己產品的不足,也同樣會贏得顧客的信任。

利用廣告的魔力

經商要成功就是要贏利,就是要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越多越好,而顧客要買你的產品,就必須先要知道你的產品,顯然,坐在店鋪裏“守株待兔”不是最好的經商方法,隻有廣告才能更直接有效地達到這個目的。

好廣告不隻在傳達訊息,它能以信l心和希望,穿透大眾心靈。作為一家私營公司的總經理,你對自己的產品質量絕對有信心,你對“貨好不怕巷子深”這句從老祖宗那裏傳下來的俗語深信彌篤,你瞧不起那些產品質量不如你卻要大肆到處喧嚷的公司,但是你的產品卻一再地積壓,被你看不起的公司卻紅紅火火。你感歎:這世界不同了,人都傻了,都隻徒虛名了。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產品競爭異常激烈的商品社會,是個交通發達,今日北京明日巴黎的現代社會。在這個社會裏,老祖宗的那句至理名言已不再適用;在這個社會裏,你不懂得宣傳和推銷自己,你就隻能失敗。

廣告在現代社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一位資深的美國記者曾這樣說:“隻要有足夠的經費,我能使一塊磚頭被選為州長。”雖然這句話中很明顯地有誇張成分,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對廣告在現代社會中的力量窺見一斑。

假如你自信自己的產品質量絕對過硬,但是由於不屑進行廣告宣傳而生意不佳的話,那麼,請你去找一家名譽好的廣告公司,你會發現,廣告真能幫助你創造奇跡。

製造商的使命,就是製造出對人類有用的產品,否則,就失去生產者存在的價值。但並不是把好的產品做出來就可以了,還要想辦法讓每個人都認識。

在廣告宣傳上,製造商對於經銷商信心的樹立,是有幫助的。經銷商的使命,是從製造商處購得商品後,直接或間接地將商品售給顧客。但如果製造商認為販賣是經銷商的事,不必做廣告宣傳,那就會使經銷商感到沒有依賴,而失去信心。結果就會使銷售的業績一落千丈。相反的,努力為商品做廣告,就可完成企業的使命。

今天,廣告宣傳已是非常盛行。因此,它發展的範圍十分廣大。我們常可看到為促銷商品而做的宣傳,或為商品而做的廣告。這種廣告宣傳的意義,是非常之積極的。

以利為“餌”,讓利顧客

1948年,特奧。阿爾布雷希特的母親不幸去世,留給他和哥哥卡爾的隻有一個小得可憐的零售店。這一年,卡爾27歲,特奧25歲,兄弟二人努力奮鬥,將小鋪加以擴大,並增設了幾家小分店,都叫“阿爾迪”。

由於資金有限,他們的小店顯得既簡陋又陳舊,隻能出售一些罐頭、汽水、點心之類的食品。一年結算下來,所賺的錢微不足道。怎樣才能找到經商的竅門呢。兄弟二人商議了半天,仍然找不到答案。

一天下午,卡爾與特奧來到一家“消費商店”。這裏顧客雲集,熱鬧非凡。這種情形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到店門看,隻見門外一張紅色告示上這樣寫道:凡到本店購物的顧客,請您把發貨票保存下來,到年終可憑票免費購買發貨票額3%的商品。

兄弟倆將“告示”看了又看,終於明白了。“竅門找到了!”兄弟二人興奮地擁抱起來。第二天,全市所有的阿爾迪商店的門前,都貼上了一張引人注目的大紅告示:

本店從今天起,開始實行讓利3%,如果哪位顧客發現本店出售的商品並非全市最低價,且所降價格不到全市最低價格的3%,可到本店找回差價,並有獎勵。

這張告示,仿佛扔下一顆定時炸彈。這一天,全市所有的阿爾迪商店都門庭若市,生意興隆。營業額一下子劇增好幾倍。然而,兄弟倆發現,來阿爾迪商店購貨的,大都是附近的居民,這說明生意的局限性。於是,他們在各大報紙、電台等媒體刊登和廣播廣告。

不久,“阿爾迪”就出現了新的購物熱潮,倉庫存貨一搶而光。兄弟倆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到處組織貨源,以保證及時供應。接著,這座城市又出現了10多家新的阿爾迪商店。

自此,“阿爾迪”名聲大振,家喻戶曉。兄弟倆借機迅速擴大經營,把眼光投向四麵八方。漢堡、科隆、波恩、多特蒙德等地,相繼出現了“阿爾迪”,生意越來越紅火。因為誰都知道,“阿爾迪”的商品最便宜,一般中產階級、失業工人等,都成了“阿爾迪”的常客。

為了增加銷售,阿爾迪商店實施“怪招”。有一段時期,阿爾迪商店發生了一連串的怪事。不少顧客發現商店少收了顧客的錢款,當他們想把錢還回去時,商店的員工謝絕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特奧曾作過多次測試,發現營業員每次找零錢所花的時間太多,大大影響了銷售。如果將找零錢的時間省掉,可以多出不少營業額,同時還可以賣出不少商品。於是,特奧決定,阿爾迪商店將所有商品價格的尾數改為0或5。

如此一來,“阿爾迪”所賣出的商品比其他商店便宜了將近一半。所以,無論富豪還是貧民,都樂意光顧“阿爾迪”。

“阿爾迪”因此而美名遠揚。據統計,1990年,在整個德國有2000多家阿爾迪商店,而在美國、丹麥、比利時、奧地利等國也有數百家阿爾迪商店。

在德國,38%的罐頭、蔬菜盒,32%的啤酒、果汁、汽水、牛奶,27%的黃瓜罐、瓶醋、色拉油、糕點、果醬、香腸、火腿、布丁產品,全都是由阿爾迪商店來出售的。

德國人在食品、飲料、香煙、化妝品、清潔劑、洗衣粉等日用消費品的消費總額為1980億歐元,而其中的23%,即455億歐元全落人阿爾布雷希特兄弟的口袋裏,真可謂讓利3%,賺遍天下。

怎樣才能做到以利為“餌”吸引顧客呢。方法很多,比如有意識地壓低單位利潤水平,讓利於民,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刺激需求,可以增大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公司長期的發展和獲利。

《孫子兵法》中說:“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這段話說的雖然是兵法,但也道出了經商做生意的真諦:以靈活的手法經營企業,以利益為“餌”吸引顧客。

私營公司的生存依靠市場,利潤來源於消費者的回報,所以我們對客戶和消費者應心存感激,失去了消費者,也就失去了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源泉。

私營公司應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回報消費者,滿足其需求,為其創造價值,並最大可能地回報社會。

總經理必須掌握的6大營銷武器

美國著名營銷專家羅傑克曾說過:“營銷是門智力遊戲,它是一種占領人心的表演。”

掌握成功的推銷手段呢。根據成功的經驗,可概括為以下幾種方法:

一、資料檢閱法

這是通過情報收集、資料查閱找到顧客的方法。首先,推銷人員可以從本公司內部獲得有關推銷對象的信息資料。一般公司在派員工推銷之前,手裏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顧客與用戶,這樣的客戶花名冊就可供推銷員使用。另外,財務部門和服務部門也是推銷人員尋找和開拓客戶的信息來源,從這些部門的資料查閱中,便可以發現許多雖已很少往來卻極富潛能的顧客。

其次,銷售人員應把目光從公司內部轉到公司外部,從企業外部的資料中(如工商名錄、統計資料、商標公告、信息書報雜誌)尋找顧客。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可減少推銷工作盲目性,節省尋找顧客的時間和費用。

二、宣傳廣告法

這是利用廣告媒介來尋找顧客的一種方法。許多公司為促銷產品,普遍采取廣告與推銷並舉的銷售策略。一方麵公司利用電視、電台、報刊、商品介紹書、商品包裝、招牌等廣為宣傳。另一方麵,推銷員可以利用本公司開展的廣告宣傳活動來促進自己的推銷工作,比如及時解答顧客的函詢、郵薦產品的有關資料、利用電話去探詢潛在的顧客需求等。這種追蹤推銷可保持與顧客的聯係並能引起顧客的購買欲望。

三、市場谘詢法

這是通過市場來了解信息、尋找顧客的一種方法。推銷員可以通過信息類服務公司及谘詢公司,得到所需的寶貴資料。另外,有很多全國性的經濟會議,推銷員千萬不可錯過,例如每年都要召開的名目繁多的展銷會、供銷會、訂貨會、工商洽談會、新產品技術鑒定會、預測討論會、谘詢會,以及各種新聞發布會等等。推銷員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與各階層人士周旋,一旦發現理想的潛在顧客,應立即聯係推銷。

四、名流關係法

推銷人員在尋找潛在顧客時,可充分利用人們對各行各業權威的崇拜心理,有針對性地邀請名流人物向相應的人員領域介紹商品、產品,以吸引顧客。當然,在說服名流人物時,推銷人員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但一旦說服成功,就會帶來大量的客戶。

五、客戶利用法

在日常推銷工作中,推銷人員要與已有的顧客、用戶建立起定期或不定期的聯係,協助廠方做好售後服務工作,對來自市場和客戶的信息及時反饋。一旦推銷人員與客戶建立了互相信任、真誠合作的關係後,這些顧客與客戶就會主動地為廠方推薦新顧客,向顧客介紹新產品。有時客戶的一句美言,勝過推銷員的千言萬語。這樣,便可層層擴展,使顧客隊伍如滾雪球一樣不斷生長擴大。

六、區域突擊法

對從情報中獲悉的顧客源,推銷人員有重點地選擇某些區域,直接上門拜訪或約談,開展推銷“攻勢”。采取這種區域突擊法,一定要慎重選擇訪問區域,挑選具有媳型意義的區域擇優進行;同時對區域內的個人、公司、機構等情況也要事先摸底,通過推銷人員展示商品、樹立形象、宣傳信譽,促進推銷對象購買。

尋找顧客後,應最大限度地引發顧客對產品的興趣。一位推銷家曾說過這樣的話:“若要顧客對您銷售的商品發生興趣,就必須使他們清楚地意識到,在獲得您的商品之後將能得到的好處。”激發顧客興趣的關鍵,在於善於利用商品的特點、長處和效益,設身處地、投其所好地為其出謀獻策。

廣告製作的根本在於市場信息

廣告製作不是天馬行空,憑空想象,雖然想象、創意、思維在廣告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廣告的根本在於對市場信息的搜集,脫離市場的廣告即使製作得再巧妙,也難打動消費者的心。

產品的宣傳策略離不開市場信息,擁有詳盡正確的市場資料以資印證,既可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更可協助你下判斷。有些私營總經理自以為對自己的產品熟悉,往往憑直覺或經驗判斷,卻忽略了市場的變化,以致擬定的廣告方案,可能不切實際。所以,市場信息的搜集對於產品營銷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