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原理
洪江慧雖然隻是辦了一個小企業,但她十分重視創新。從實踐中她認識到企業創新的落腳點就是開發新產品。
洪江慧開辦的是一家小毛巾廠,當初主要是想解決殘疾人就業而創辦的。一次和朋友聚餐時,她偶然聽到無紡布的有關情況。
她就開始了思考,自己生產的毛巾和其他廠家的毛巾大都是化纖的。而無紡布與化纖相比,具有不掉毛、自然降解、成本低廉等優點。如果用無紡布生產毛巾定有前景。這個重要的創意從腦子裏激發出來後,她沒有盲目激動與興奮,也沒有馬上就付諸實踐。她懂得創新要以企業實際為基礎,要適合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應該審視它的可行性與科學性。需要經過反複考證,思路成熟了,采取實施。
經過對本市各大餐館、飯店調查,她發現小毛巾大都是普通化纖的,沒有無紡布好。而全國用在餐桌上的一次性用品每年消耗達上千億元,僅用來擦手、擦嘴的一次性小毛巾大約占100億元。如果把那些小毛巾改為無紡布,將大有前景。她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高興。她趕忙找來毛巾技術人員,將自己的想法與他們進行了交流,並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於是,她聘請了毛巾設計和製造方麵的專家,經過苦心研究,終於在半年內研製成功了以無紡布為原料的餐飲濕巾。
新產品隻有得到廣泛的市場認可後,才能成為優勢,於是她推銷新產品時花了很多心思。新產品再有市場,但對於一文不名的小企業來說,從零開始的推銷是步步艱難,她自己和員工們一起,一家一家去推銷、宣傳。可是,人家將信將疑。她們隻得采取先使用後付款的辦法。他們企業本身資金匱乏,偏偏又經不起長時間的等待,過幾天就去收錢,客戶隻是將賣出去的錢給他們。他們就這樣一步~步推銷著,不斷擴大影響,使產品慢慢得到認可,逐漸“躥紅”起來了。
洪江慧緊緊抓住這個契機,想把這新產品變為自己企業的絕對優勢,打算再進行一番改進。她又開始對餐廳調查。結果她發現,到餐廳、飯店吃飯的顧客大多都是朋友、親戚,相互聚餐以融洽感情。但是,僅僅靠吃飯還不能滿足這種需求。如果使小餐巾成為一種烘托氣氛、融洽感情的工具,不僅自己的產品在同類競爭中不愁銷,而且餐廳、飯店也會增加客流。但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餐飲濕巾達到這種功能呢。她左思右想,突然閃出一個念頭:一是讓濕巾更加輕巧,看上去也美觀;二是外包裝上印製幽默笑話、漫畫,增加吸引力。
一個月後,新的餐飲無紡布濕巾正式投入市場。這一新款價格更低廉,衛生更有保證,同時包裝袋上印有幽默笑話、漫畫等活躍氣氛的內容,不但增添餐廳氣氛,還可以掩蓋服務上的不周到——如客人太多,上菜不及時,客人通過閱讀幽默笑話來打發等待時間。
她給老客戶試用,反響很好。不久,市場拓開,訂購電話不斷。
他們立即組織批量生產,迅速站穩了腳跟。有了這個優勢支撐,他們的毛巾廠增資擴容,也不斷壯大,一年後改立為有限責任公司。
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如何使企業中“最短的木板一變長,而是設法找出企業中“最長的木板”,並且銳意創新,更大限度地發揮後者的效應,成為自身賴以生存的優勢。
創新形成優勢,必須要有市場支撐。沒有市場,任何創新就不能存活。很多創業者也曾經新招數不斷,但最終不是無人喝彩,就是過早夭折,原因就在於創業者將這些新思路和新招數孤立在自己的想象中,脫離了需求的實際。
市場的營運,也是心理和智慧的營運。產品的創新,也是心理的更新。隻有用心琢磨市場,才會牢固樹立滿足客戶需求的理念,就能使新產品成為支撐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優勢。
(1)找準優勢所在。從企業的長遠利益和經濟效益上考慮,必須為打造核心競爭力而銳意創新。創新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科學決策,不能多方麵探索,隻能是根據自身條件找到最容易突破的某一項目,從最基礎打牢,從試製到批量生產,穩步推進,最終把長處凸顯出來,最終成為無人可及的優勢。
(2)抓住消費心理。奇妙的創意,精巧的新思路,如果沒有科學地轉化成利潤,就像一輛昂貴的名牌轎車被棄置於泥淖。所以想打造自身優勢,就定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可行性論證。新的構思是否與自身的特長、能力有著巧妙的契合,是否可以利用自身的專長將這個“新”從簡單的想法轉變為現實中的產品,需要認可。
第二,市場論證。新產品是否可以生存下去,首要考慮的是是否有需求,是否有人願意掏腰包購買;市場潛力有多大,是否可以存活。能否經得住市場的驗證,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其中是否蘊涵市場需求。
第三,消費心理論證。真正可以利用新招數、新想法使自己的創業“開門紅”的,除了項目與產品外,契合消費心理的巧心思也極為關鍵,要使用巧勁兒叩開市場之門。
(3)企業的創新要持續不斷。在一般的條件下,企業的整體績效是由“孤峰原理”決定的,但是,這種“孤峰”並非是喜馬拉雅山脈恒久不變。市場規律告訴我們,今天的孤峰,明天或後天就很可能被市場大潮淹沒。企業隻有不停地否定自我,創新自我,才能站穩腳跟。
(4)要因地製宜。在市場發達的條件下,企業之間通過上、中、下遊產業分工等形式進行緊密的生產社會化分工協作,中小企業更應當注意結合自身實際建造“孤峰”。靈活、適應性強是中小企業的特點,要發揮優勢,做精做強,僅有氣概是不夠的,關鍵是能力。所以,必須實事求是地確立目標。如果目標製定過高,不顧客觀條件朝著大而全的方向發展,肯定是欲速則不達,甚至陷於自我毀滅的泥潭。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辦企業,闖市場,也如行船,市場的變化就是“逆水”。
時代在發展,觀念在更新,人性化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比如,吃食再也不是吃好吃飽了,而是吃健康;使用物品不再以經久耐用為首選,而以美觀、健康為好,比如電視機要輕薄耐用不傷眼睛等。曾經風靡一時的工作理念——“時間就是金錢”,逐漸在淡化。人們知道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真切的含義,懂得了工作應該適時舒緩壓力,采取的措施再也不是“革命加拚命”,而提倡“盡力~無愧我心~問心無愧”就可以。所以,辦企業,出產品也要符合時代潮流,創新無疑為唯一之路。
創新要選準突破點,突破後形成定式,發展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新也應該持續不斷,如長江的波浪,一浪高出一浪,一浪壓過一浪。
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思想有多遠,路就能走多遠。如果能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創新的重要,就能不斷更新思維,找到突破口,創造新成果,甚至能使這一成果形成巨大優勢。
創新出新路,經營要多用“新”招
在一個全國性的酒類博覽會上,很多的國內知名品牌廠家蜂擁而至,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也去想占一席之地。但由於場麵之大,遠超出酒廠領導的預測,小酒廠的產品和參展人員被擠在一個小角落裏,雖然產品是運用傳統工藝精心釀製的佳品,但從包裝外觀和廣告宣傳上,都很難讓經銷商認可。直到博覽會接近尾聲,小酒廠的產品依然無人問津,一無所獲,廠長為此一愁莫展。
這時供銷科的科長突然來了靈感,對廠長說:“讓我來試一下。”隻見科長取兩瓶酒裝在一個網袋裏就往大廳中心走去,這一舉動使得廠長莫名其妙。
隻見這位科長走到大廳中央人員密集的地方,突然一不小心,將兩瓶酒掉在地上,酒瓶應聲而碎,頓時大廳內酒香四溢。可以想到,到這個博覽會參展和訂貨的都是些品酒專家,當時很多人就從這飄散的酒香中得出了定論——這肯定是好酒。就憑這酒香,小廠兩年生產的產品,在一個多小時內被訂購一空。由於廠長說暫時不想擴大生產規模,以保證產品質量,使得很多經銷商隻有望洋興歎的份了。
從此,小廠的品牌,一舉成名,產品供不應求。這位科長的舉動可謂是出其不意的創新推銷方式,要以正常的行為方式去在強手如林中搶占一塊市場,談何容易。可這位科長的超常規舉動就能把這個無名小廠推上浪峰,這個金子般尊貴的創意成就了小酒廠的輝煌,可見創意和創新的力量。
創新出新路,不創新就有可能走入死胡同。隻憑一招鮮便能吃遍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做生意如果能多用一些出其不意的妙招,往往會收到神奇的效果。
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一個小小的創新,就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勝出,總是因循守舊地圍著一個傳統的模式轉,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因此,創新的意識,不能忽視。
創新其實是一種競爭心態,將這種心態擺在你的行為模式裏,時時有著創新的意識,那麼你就會隨時都有一種尋找創新機會的心理反應,就有了創新的敏銳觀察力,就會隨時發現可以創新的基點。這樣,就不會讓能體現創新的機會從你的眼皮底下溜走。
有了創新思想,在同一個競爭體製下,你就有可能匠心獨運,超前勝出,取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