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九年 九歲
在家塾讀書。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小說。
一九〇〇年 十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〇一年 十一歲
在家塾讀書。《資治通鑒》中引述範縝《神滅論》片斷,對其影響極深。
一九〇二年 十二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〇三年 十三歲
在家塾讀書。開始學“反切”。
一九〇四年 十四歲
一月 與江冬秀訂婚。
二月 從三兄洪到上海,進梅溪學堂。
是年 讀梁啟超的《新民說》和鄒容的《革命軍》。
一九〇五年 十五歲
春 改進澄衷學堂,在那裏讀了嚴複譯的《天演論》和《群己權界論》等書。
一九〇六年 十六歲
暑間 考取中國公學。
是年 加入“競業學會”,並在《競業旬報》上發表小說、詩歌與文章。
一九〇七年 十七歲
仍在中國公學讀書。
五月至七月 因腳病回績溪療養。
一九〇八年 十八歲
七月 主編《競業旬報》。
九月 轉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一九〇九年 十九歲
十月 新公學解散,因失學失業,在上海過放蕩生活。
一九一〇年 二十歲
春 在華童公學教國文。
五月 同二哥紹之去北京溫習功課。
七月 考取清華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官費生,因用“胡適”的名字報考,此後就正式叫胡適。
八月 十六日,從上海坐船去美國。
九月 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
一九一一年 二十一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學習。
七月 被舉為賠款學生會中文書記。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歲
九月 轉入文學院,修哲學、經濟、文學。
十一月 發起組織“政治研究會”。
十二月 代表康乃爾大學大同會,到費城參加世界大同總會,被推為憲法部幹事。
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
五月 被舉為世界學生會會長。
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歲
四月 被委為康乃爾大學學生會哲學群學部部長。
六月 十七日,行畢業式,得學士學位。
九月 被舉為《學生英文月報》主筆之一,負責國內新聞。
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歲
一月 九日,康乃爾世界學生會舉行十周年紀念祝典,以幹事長身份作“世界會之目的”的演說。
九月 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係。係主任為杜威。
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歲
仍在哥倫比亞大學哲學係學習。
自二月起,與陳獨秀、朱經農、梅光迪、任鴻雋、楊杏佛等討論文學革命問題,並作白話詩。
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歲
一月 二十七日,在費城演講“美國如何能協助中國之發展”。
五月 二十二日,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
六月 起程返國,七月十日到達上海。
八月 任北京大學教授。
十二月 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
是年 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一九一八年 二十八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三月 任選為北大英文部教授會主任。
十一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與梁啟超見麵。是日,母馮順弟病死。
一九一九年 二十九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一月 被聘為《新潮》雜誌顧問。
二月 參加《新教育》編輯部工作。又被選為國語統一籌備會會員。
五月 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來華講學。不久,與蔣夢麟去拜會孫中山,談“知難行易”學說。
六月 接辦《每周評論》,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十月 十二日,參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學等在中山公園為杜威六十歲生日舉辦的祝壽活動。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講學。
十一月 代理北大教務長(因馬寅初教務長患眼疾請假)。
一九二〇年 三十歲
仍在北大任教。
四月 在國語講習所講“國語文學史”。
五月 和蔣夢麟聯名發表“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年底 與《新青年》脫離關係。
一九二一年 三十一歲
春 養病在家。
七月 高夢旦邀其去上海暫住,擬請他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未允,轉薦王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