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房子再大屬於大人(2 / 2)

敏感,是一種天性嗎?我很想知道。正是由於這樣的天性,許多人輕易邁過的小坎兒,卻讓我一次次跌倒在相同的地方,很長時間爬不起來。敏感帶給我的慘痛回憶太多,所以成長過程中,我總想追根溯源。就在我想放棄這一直無果的追尋時,它卻從天而降。

媽媽得知我懷孕後,電話更加頻繁,每次必問反應如何,當得知我經常覺得胃痛,偶爾小腿痙攣,但很多東西都能吃時,極不以為然:“那不算什麼的,我懷你的時候,前幾個月幾乎吃什麼吐什麼,而且見不得汽車、陽光,很多味道都聞不得,看到人多都受不了。後來不得已,隻能住院打吊瓶維持營養供給。”關於媽媽孕育過程的辛勞我從前略有耳聞,現在聽來更覺心疼,也突然似有所悟:我的敏感是與生俱來的嗎?皮膚、性格、情感,無不有“敏感”的烙印。生命真的如此神秘嗎?這樣的天性對於我,究竟是辛酸磨難,還是特殊恩寵?

獨生子女都太孤單。當父母不以為然或無能為力時,孩子會本能地在夥伴那裏尋求保護。更耐人尋味的是,現在的孩子很小就被灌輸了“競爭意識”,同學、夥伴之間頗早就顯現出成人世界裏“辦公室”中的明爭暗鬥。獨苗苗們普遍自戀、矜持、難得合群。那些特別柔弱和比較有個性的孩子更易萌生“早戀”,前者尋求安全感,後者標榜自己的成熟。少年人崇尚特立獨行,卻時常不由自主地隨波逐流。所謂“早戀”,有多少孩子是真正的身心早熟呢?好奇、虛榮、羨慕、自卑……種種各異的誘因使“早戀”大軍日益壯大。

如今的孩子,常將“無聊”、“空虛”掛在嘴邊、寫在臉上。他們的父母很是茫然、費解,我卻能明白這些孩子豐衣足食後的憂傷、浮躁,這是由他人搭建的充足而單調的物質基礎所決定的必然性精神建築。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比我當初更複雜、迷亂了……世界變化太快、誘惑來得太早,真正自我成長的機會卻太少。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幼年至小學教育對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可我們那時候,完全是倒置的。所有人很小就知道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殘酷,可不知有多少人還沒等走到橋上就放棄了,很長時間找不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