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往今來生息著許多不同的民族。在解放以前,由於曆代反動統治階級,特別是國民黨反動派對各少數民族殘酷的壓迫和剝削,造成了新疆各少數民族之間長期的互相歧視和互不信任,因而也阻礙了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發展。
解放以後,包爾漢主持新疆人民政府工作,十分注意加強民族團結,在省政府剛成立時包爾漢就指出:“團結是革命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在新疆地區,加強民族團結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沒有這一條,要做好任何工作都是不可設想的。”他帶領政府各部門,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對駐疆人民解放軍部隊給予熱情支持,實行一係列的社會改革,恢複和發展了經濟文化教育事業,各民族間建立起平等友愛、互相團結的新關係,為在新疆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創造了條件。
在黨中央和新疆分局的統一領導下,包爾漢主持新疆省人民政府製定詳細計劃,自下而上地逐步推行新疆各級民族區域自治。在建立各級民族自治地方的過程中,占人口多數的漢族和維吾爾族幹部群眾,對其他民族給予積極支持和熱情幫助,因此被親切地稱之為“老大哥”,其他各民族也以漢族、維吾爾族為榜樣,去幫助和關心本自治地方內的兄弟民族。許多地區結合民族區域自治的宣傳,調解了不少曆史上遺留下來的、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和糾紛,使各民族大團結日益鞏固和加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等地區內一些淵源很深、曆史很久的牧草場糾紛、土地糾紛、農牧糾紛等,在互諒互讓精神指導下,都得到了圓滿解決。
在加強民族團結的基礎上,包爾漢帶領全疆各族人民,積極開展減租反霸、土地改革等一係列民主改革運動,迅速地恢複並發展了農牧業生產及文化教育事業,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經濟建設逐步走上健康發展軌道。在包爾漢的努力下,新疆又恢複了中斷已久的同蘇聯的地方貿易,同時又在新疆境內開展了城鄉物資交流。通過這一係列措施,新疆社會得以安定,長期以來失去控製的物價得以平抑,各族人民開始過上了翻身解放的安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