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商之間的競爭更是到了白熾化程度,每天在進行價格戰。零售商就遊走在它們之間進行比較,焦頭爛額的隻能是批發商,強忍笑臉低價銷售。有的甚至故意低於成本價出售,管理素質差的批發商將這一損失分攤給了他的供應商。少付或不付貨款後,尋找新的供應商,破壞行業的生存空間,享受不到價值鏈的利潤。隻有采用差異化管理的批發商得到了生存空間,將鮮花分級銷售,客戶信用分層次管理,服務優質優先,把客戶穩固地吸引住。

批發商在節日前7~15天一般都采用提前進貨,將鮮花囤積在倉庫裏,有時運氣好的時候確實能狠狠地賺一票,花價每天一路上揚,漲得連自己都不相信,每天銷售的鮮花都存在差價,而且供不應求。零售商天天圍著批發店轉,生怕進不到貨,因為一般情況下,越近節日花的質量越差。但有時批發商對花卉產地生產量的估計失誤,會發生一開始價格很高,而近節日時價格一路下滑,這會讓批發商損失慘重,甚至血本無歸,關門走人。近幾年杭州的批發商少有囤積居奇,因為花的產量總體供大於求。目前,隨著雲南花卉產業的不斷規範和完善,大型的花卉企業已邁入了一個持續穩定發展的軌道,節慶的花卉市場對它們的影響已不明顯。僅以昆明楊月季園藝公司和麗都園藝公司為例,情人節期間玫瑰的出口量和出口價格均無太大變化,而即便是在花卉銷售的淡季,其鮮花出口價格也不會有太大的下滑。情人節對於雲南的大型花卉企業而言,已無太大的意義,然而對於小型花卉企業和個體花商來說,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商機。然而,商機也不是那麼好把握的。隻有在充分了解市場行情,充分把握消費者心態的基礎上,花商們才能把握住這一商機。

現在杭州的批發商基本上采用賒賬的形式,無形中增加了不小的風險。由於鮮花每天都要補貨,有的甚至一天要送6~7次的貨,店主也忙於生意上的現場布置,不能在當天將貨款及時付清,開了這個口子之後也就留下了很多缺口。老的顧客一般都要月結,其他客戶的結款方式由各批發店自定,但每年總是要發生賴賬事件。業內人士也自發地討論過此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好,省花協的網站上,提供了曝光台,想加強交流和監督,一旦發生詐騙、賴賬,及時舉報,及時發布,建立黑名單,杜絕害群之馬。這本意是好的,但又有多少人在上網看呢?

批發商為了降低成本,不惜損害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利益,指使雲南的發貨商,超重裝箱,一箱玫瑰可以裝70枝花(70枝×20枝/紮)重達70公斤,一箱雜花甚至超過100公斤。力氣小的根本就抬不動,經過航空的運輸,到了杭州已不成樣子,一件長方形的花,成了圓柱形,裏麵的花朵很多被壓得呈扁平狀,有的甚至掉了花瓣。個別批發商想采用小包裝都沒有辦法,因為別的批發商的大包裝同樣會把小包裝壓扁。以至於歐洲的客戶一見這樣的慘狀,立即打消了采購的計劃。

我們這種節約轉運費和機場提貨費的做法,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利益,實在得不償失。比如我們從荷蘭進口的玫瑰一箱隻裝20紮,大約隻有20公斤重,到了中國根本沒有什麼損耗,非常新鮮,使用過的紙箱對角可以站一個人,而不會壓扁。

杭州零售商的經營也趨於非常激烈。如今大大小小的花店散布於大街小巷,這一方麵反映了鮮花產業和市場的發展,同時也讓人看得出生意的難做。我們走進花店,不難看出他們經營的品種相差無幾,大多都是百合、玫瑰、劍蘭、滿天星、黃英、情人草、水晶、巴西葉、劍葉、龜背葉等。每一家花店的鮮花量都不少,有的一種花要用幾個桶來裝,碰到銷量不好,會出現很大的損耗。現在花店在一條街上或一個花市裏經營,競爭太激烈,一個消費者一走進花市就會有幾個人同時上來招呼,希望走入他們(她們)的店鋪去購買,這種拉客的方式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有些做法會讓消費者“落荒而逃”。遇到生意好時,大家在價格上相差無幾,如果趕上半天沒開張,那麼價格就比著勁一路下跌。杭州市的花店大大小小有近千家,一些地攤小販也加入進來,大量的劣質花材,劣等花籃充斥市場,價格一降再降,極大地衝擊了零售業。很多消費者對花卉、花藝還很陌生,隻比價格,分不出好壞。如今的大多數花卉批發市場,實際上是批零同價的大賣場,鮮花市場既是花店的批發商,又開展零售業務,這對花店的衝擊很大。麵對這樣的現狀,有些不法之徒就采用報低主要花材的價格,迷惑消費者。很多消費者都會認為這家花店的花真便宜,而疏忽了配花和包裝紙的價格,結果花店人員用上很多數量及算價很高的花材,他會問這樣紮漂亮嗎?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承認好看,結果結賬時讓消費者哭笑不得,沒有幾枝花的花束少則近千元,多則幾千元,黑心的達到1萬多元的天價。有的花市就是被這樣的害群之馬,搞得客戶越來越少。以至於杭州的110成了某些花市和花店的“常務人員”。杭州工商部門於2007年2月推出了鮮花經營戶誠信公約,各類鮮花必須明碼標價。要求花卉市場攤主簽訂倡議書,表示要對所售商品明碼標價,鮮花銷售前必須向消費者說明需要包製的鮮花,配花品種,包花的輔材及價格,不得再以“免費包裝”或“包好再算,到時給你打個折”等模糊概念誘導消費者,甚至漫天要價。所以敬請杭州市民買花不要再“迷糊”。當然有經營意識的花店業主不斷提高自己的花藝水平,用令人佩服的花藝技巧和獨特的專業設計思維吸引了一大批消費者,擁有穩定的業務訂單,進入了良性循環,銷量越做越大。一些花店專營婚慶業,為新婚人員進行一係列的策劃和花藝設計。還有一些花店隻為星級賓館、飯店提供專業現場布置和及時的配送鮮花的業務。個別花店在全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從這方麵看,鮮花業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行業,雖然花店的業務量不能和其他行業比,它都是一個朝陽產業。我們應該立足於誠信為本,加強自律,努力提高花藝水準,提升行業信譽,才能走出困境。

四、流通渠道

中國的花卉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大的消費地沒有建立直接與產地生產者利益直接相連的一級批發市場,這種生產與消費分離的特點決定了中國花卉遠距離運輸,花卉采收後大多經過產地市場才能進入銷地市場,決定了中國花卉市場流通時間長,環節多,費用高。中國花卉流通途徑分為五大類型,杭州也不例外,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