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不注重肢體語言的配合就難以溝通(2 / 2)

要正確使用目光,首先得了解使用它的禮節。

目光禮節同有聲語言以及其他禮節一樣,因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比如,美國人在同別人正式談話時,習慣於看著對方的眼睛,如果看著別處,會被認為失禮。而日本人在麵對麵的交談中,目光一般常落在對方的頸部,看著對方的眼睛則被看作一種失禮行為。南美印第安人維圖托部族和博羅羅部族的人,不論跟誰講話,眼睛都是看著不同的方向。而阿拉伯人則相反,他們認為,無論同誰講話,眼睛都應該看著對方,否則就是不禮貌。

在我國,一般忌諱用眼睛死死盯視別人,認為大眼瞪小眼地看人是沒有禮貌的表現。

怎樣做才不失禮呢?禮貌的做法是:用自然、柔和的眼光看著對方雙眼和嘴部之間的區域。目光停留的時間占全部談話時間的30%~50%,也就是說,既不死死盯著對方,眼珠也不要來回轉動。

專家認為,你用眼睛看著他人身體的不同部位,對於你同他們的交往性質和交際效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在商務交談和貿易談判等場合,你的眼睛應看著對方臉上的三角部位。這三個角是以雙眼為底線,上頂角到前額。如果你看著對方的這個部位,便會顯得嚴肅認真。

如果是舞會上,眼睛也應看著對方臉上的三角部位。隻是這個三角是以雙眼為上線,嘴為下頂角,也就是在雙眼和嘴之間。當你在集會上和對方交談時,你看著對話者的這個部位,你自己會顯得輕鬆,而對話者會感到友好,從而形成和諧的社交氣氛。

需注意的是,在跟對方談公事時,如果對方是異性,千萬不能看著對方雙眼和胸部之間的部位,尤其是胸部周圍,這個部位隻有戀人才合適,而對陌生人,這樣做就有些出格了。

(3)掌握彼此間的距離

一般情形下所意識到的距離範圍有四種。

①親密距離:親人擁抱;遠方距離為15~45厘米。

②個體距離:接近狀態為45厘米左右;遠方狀態為75~120厘米。

③社會距離:接近狀態為120~210厘米;遠方狀態為210~360厘米。

④公眾距離:接近狀態為360~750厘米;遠方狀態為750厘米以上。

要想與顧客的姿態保持一致,通常而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目光接觸是身體語言的重要部分,在這方麵,必須加以注意。你可以通過觀察確定顧客與你保持目光接觸的時限,然後與他保持步調一致,從而可以找到雙方之間目光接觸的平衡點。

其次,與顧客保持協調一致。與顧客保持一副相似的手勢動作和身體姿態,采用相近的說話節奏。根據顧客的情況逐漸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使自己在姿態、手勢和動作等方麵與顧客保持協調一致。

最後,與顧客姿態保持協調還包括衣著打扮,力求使自己的打扮看起來讓人感覺舒服,符合一個推銷員的標準。

推銷員守則:了解客戶的身體語言並努力與其保持一致,是推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如果你這樣做了,那就等於是在雙方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