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天海天命 (2)(2 / 3)

《門跡傳》永正十七年(一五二○)條記載:“寬永二十年十月二日圓寂。享年一百二十四歲。即本年是天海誕辰。”

此外還有記載說,天海是在此前十一年的永正六年(一五○九)出生的。

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記載:

“九月十八日,慈眼大師在城州、或是江州出生。他是足利十一代將軍義澄的兒子。母親是奧州會津高田城城主三浦盛高的女兒。”(出自《福山藩三浦五郎》)

如果這個記載是真,那麼他在寬永二十年圓寂之時,已經是一百三十三歲了。

有人說:“如果是一百三十三歲圓寂的話,倒過來算,就是永正八年(一五一一)出生的。”而在足利家的家譜中記載道,天海是在永正八年的次年、即永正九年的正月出生。

那麼,在圓寂之日,為何要清清楚楚地寫明“享年一百零八歲”呢?其中奧秘無法了解。

總之,天海大法師在寬永二十年十月二日圓寂,四日商議葬禮。六日,其靈柩從東睿山出發,十日到達日光,並於十七日葬在了大黑山。這些事情是清清楚楚記載著的。不過,因為不知道他確切的出生年月日,所記載的年齡大概隻是推測。

若從天海圓寂之日倒著算起,他拜訪紀州賴宣的時間應該是五年前,即寬永十五年(一六三八)。這麼說來,或許那時候,他的真實年紀是一百二十九歲吧?

他來拜訪時的第一句話是:

“我是來辭行的。”

將軍家光想要繼承天台宗的佛法。雖然還沒對他說出口,但他單方麵希望拒絕此事,並用單刀直入的口吻說,

“希望您能諒解。”

“嗯,天台宗的佛法,將軍家不能繼承嗎?”

“是的。這就如同武術中傳授技藝一樣,他還太年輕了。”

“這麼說,您的意思是,將軍太過血氣方剛了?”

“對,還是太胡鬧了。”

那時,天海大僧正是一臉快要哭出來的表情。

“將軍大人太過鋒芒畢露了,有時會不辨是非。”

“不辨是非?”

“他有時會朝著太陽吐唾沫。朝著天吐唾沫,唾沫隻會落到自己臉上。”

“啊,竟然做這麼無禮的事?”

“是的。因為必須要斥責鬆平伊豆守,所以才要繼承佛法。”

“那麼,伊豆守為何要違背將軍大人的命令呢?”

“違背命令的是將軍大人。我對將軍大人說,伊豆守平定島原動亂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但不要斥責他回來太晚了……”

“啊,原來您已經吩咐過將軍大人了。”

“對。若是斥責鬆平伊豆守的話,就會有麻煩事。那就不得不處罰已經戰死的板倉內膳正的兒子了。”

“原來是這樣啊。”

“於是,伊豆守為了阻止將軍大人說出處罰板倉內膳正的話,便稍微狡辯了一下。接著,便不小心說漏了嘴,說‘我回來的並不晚。我現在已經鎮壓了暴動並且回來了,可板倉內膳正還沒有回來呢。’”

“原來如此。說得確實有點過了。”

“說的是有點過了,但道理如此……將軍大人不該生氣的……可將軍卻大發雷霆,還讓貧僧傳授佛法,他竟把我當成傻瓜來看待。繼承了佛法後再去教訓人?這樣怎麼能傳承下去?非但不是傳承,簡直是蠻橫無理了。”

突然,賴宣忍不住笑了出來。

他似乎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將軍大人急躁的樣子。

“這麼說,大僧正是根本沒想過將佛法傳給將軍大人?”

“不,貧僧正在考慮要不要傳授給他。”

“什麼,您說要傳授給將軍大人?”

“是的。貧僧所在的仙波喜多院某天夜裏著火了。這應該是遭天譴了,我似乎聽到了東照大神的斥責。他跟我說,不要縱容將軍了,你這個隻會指佛吃飯的和尚。若是這樣的話,我天海也就不能算是佛法的傳承者了吧。不久,我就必須回仙波去給神佛請罪了。因此,想請你幫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