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泰平人脈 (1)(1 / 3)

名取三十郎身著麻紗禮服,神采奕奕,連天海都忍不住睜開了昏花的雙眼。他一手托著繪有描金畫的小盒,走到劫後餘生的禪房的地爐旁,靜然端坐,開口說:

“將軍有旨!”

凜然一聲高喝。晃海慌慌張張地解開束衣袖帶,在天海身後低頭跪拜。而天海大僧正略有耳背,並沒有聽見這聲大喝。

“嗬,穿的像畫裏的年輕人一樣,這個禮節算是什麼流派啊?莫非叫小笠原流?”

“將軍有旨!”

“是了是了,相當精彩的畫龍點睛之筆啊。太平年代,人們易放任自流,而日常的禮節正成為束縛心性之繩。或許,不久藝人便會在舞台上仿效。”

“將軍有旨!”

“明白明白。隨便坐下,往這邊來。失火現場還沒有收拾妥當,沒什麼可招待。隻有這爐火與雜燴粥,請與我們同享吧。”

這時,名取三十郎終於意識到天海法師的耳背。

“請向大法師傳達一下將軍的口諭。對於此次喜多院的火災,將軍家、尾州公、紀州公以及土井大炊頭諸位都十分心痛,將捐贈重建所需全部木材。即刻從木曾穀采伐柏木等木料,由普請奉行[普請奉行,指負責土木建築的官衙。

]經江戶深川的貯木場滾運而來。以上便是將軍大人的旨意。您是否已明了?”

“是、是,多謝將軍恩典!”

晃海誠惶誠恐地行禮道。

“正殿不宜用柏木是嗎?”

“正是如此,櫸樹之類的倒是合適……”

“所有的事情,依照修建上野寬永寺的先例,由老中鬆平伊豆守統籌安排。另外,將軍大人說,江戶城內建築之類捐贈內情,均等大僧正親自前往江戶商談。還有,這是將軍大人播種、土井大炊頭親手在庭院裏栽種的南瓜,人稱可延年益壽,為稀世之寶,一並贈與大法師。這道菜得由大僧正親自品嚐,還望高僧代為轉達。”

聽到這兒,一直把手支在耳邊傾聽的天海大法師微微向前探身,高聲問道:

“什麼……南瓜?”

他語調不同尋常,拍打著膝蓋,身子探得更加厲害。

“來來,讓我看看。說起南瓜,倒讓我想起往事了。啊,是了,叫做‘南瓜’的南國名產,是有位前去遊曆的人送的。將軍大人、貧僧和土井大炊頭三人一塊兒在大炊頭的屋中烹製。那味道,至今難忘,如同土豆裹上了白糖,那是何等珍貴的滋味啊!”

他接過繪有描金畫的小盒,畢恭畢敬地貼在額頭上,隨即迫不及待打開了。

“啊,真可愛啊!這麼小的青南瓜……”

正說著,話音一斷,大僧正似乎大吃一驚,停下了手。

“嗯……這南瓜,還沒有成熟呢。”

“啊?您說什麼?”

“哈哈。這是土井大炊頭從庭院中摘下送來的吧。”

“老師,究竟怎麼回事?”

“這樣啊,沒成熟啊。這南瓜,還是生的,還沒有成熟呢……”

“生的?您是說,這南瓜摘得太早了嗎”

“嗯,不愧是土井大炊頭……這樣啊,借貧僧之手……這樣,把它放進雜燴粥中吃了吧。不,大炊頭難道還知道貧僧正在熬粥?好了,晃海,取菜刀來。趕緊把將軍與大炊頭送來的南瓜煮進粥中,你與使者也都來吃吧。這可是驅災避難的南瓜啊。”

隨後,他恢複了嚴肅的表情,說道:

“南瓜,解釋起來便是‘南之瓜’。‘南之瓜’,去掉‘之’,變成‘南瓜’。嗯,不知那裏把南瓜叫做什麼呢?”

晃海雖不明就裏,還是依言前去取菜刀,而年輕的名取三十郎,穿著麻紗禮服,冷眼旁觀。

天海似乎忘記了名取三十郎在一旁,隻是若有所思地盯著小南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