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計劃、總結的寫法(2 / 2)

(二)工作總結的結構。

1.三段式。按照基本情況——做法和經驗——問題與努力方向,分成三部分,依次來寫。有的人提出四段式,即主旨一做法一效果一體會。這種結構是程序式結構法,其好處是容量較大,眉目清楚,頭緒分明,內容也比較集中。

2.並列式。即按問題或工作性質,分成幾個部分,每一部分有相對的獨立性,各部分之間又有密切的聯係,都同時為中心內容服務。在每一部分都對某一專題的情況、經驗、教訓、意見等獨立進行闡述。其優點是各部分內容邏輯關係比較清楚,寫時有事例、有分析、有比較、有結果,靈活自由,生動活潑。

3.階段式。按時間順序或事物發展的自然順序安排內容,強調各部分之間的縱向關係。其優點是全文脈絡清晰,便於看出工作的發展進程和每個階段的特點。采用這種結構形式,千萬不能寫成流水帳,要注意突出各個階段的特點。

(三)工作總結的格式與寫法。

1.標題。總結的標題有兩種:(1)公文式標題,要寫明單位、時間、事由、文稱。如果標題下或文末有單位署名,標題可省略單位名稱。(2)文章式標題,一般是直接標明總結的基本觀點,常用於專題總結。

有時用雙標題,它同時使用上述兩種標題,一般正題用文章式標題;副題采用公文式標題。

2.開頭。也叫導語,是扼要地交待基本經驗、教訓和過程。常見的開頭有四種:

一是概述式,把總結的工作背景、時間、地點、經過,以及有關條件寫清楚,有時把主要成績、經驗、問題扼要點出來,給讀者一個總的印象。

二是論證式,直述黨政機關要求精神或有關方針、政策,然後通過事實來論證這種要求、方針、政策的正確性。

三是對比式,采用比較法,將有關情況進行對比,顯示優勢,說明成績。

四是結論式,開頭先作結論,或先擺出成果,然後詳細敘述情況。

3.主體。要說清楚已經做了什麼,怎麼做的,做到了什麼程度,主要是從總結對象的實際出發,分析研究問題,找出規律性的問題,總結出經驗教訓。

主體是工作總結的基本部分,其文字量占整個總結的90%以上。必須下功夫寫好這一部分。

第一,要用客觀、全麵、辯證的觀點觀察分析問題,既要看到工作的有利條件,又要看到不利條件;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工作成績,又要看到缺點和不足;既要看到現在的工作成績,還要看到將來的發展趨勢和前景。不要采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態度;也不能一談成績經驗,就渲染誇大,具體詳盡;一談缺點,就輕描淡寫,避重就輕,一帶而過。隻有全麵地看問題,才有益於指導以後的工作。

第二,層次清楚,用詞準確。這一部分篇幅長,除了注意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外,邏輯要嚴密,推理要正確;要前後照應,連貫一致。用字遣詞,特別是判斷性的詞語,必須準確,事實不走樣,數字不馬虎。要具體,忌籠統;要簡明,忌累贅;要平實,忌誇飾。當然也要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讓人聽得下去,看得下去。

第三,突出重點,尋找與把握工作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是寫總結的硬功夫。寫總結不能羅列現象,堆砌材料,也不能例行公事,敷衍應酬。應根據寫總結的目的和問題的性質而有所側重,選用恰當的材料來突出重點,將材料和觀點有機地統一起來。如果把主要工作或一個階段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矛盾,又是怎樣解決的寫清楚了,而工作的基本麵貌和特點、主要經驗教訓,也就比較突出鮮明地反映出來了。否則,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筆糊塗帳。總結不要平鋪直敘,麵麵俱到。

第四,寫出特色。總結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反映出本單位的主要特色來。要善於發現各種新事物和新經驗,注意研究新問題。切忌平庸、老一套、空洞無物。總結要有創見、有新意,能夠形成新觀點,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4.結尾。可對整個總結的內容進一步歸納概括,也可寫出今後努力的方向。還要注意署上單位名稱,標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