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講求科學的思想方法(2 / 2)

(二)係統目標要科學 如果目標方向正確,工作效率高,管理績效就高;反之,如果目標方向錯了,工作效率越高,不僅沒有管理績效,甚至造成更大損失。

(三)正確處理要素和係統的關係 一方麵,要素是組成係統的基礎,係統依賴於要素;另一方麵,係統又是要素存在的根本條件。要素隻有在係統整體中,方能體現它所具有的要素意義,否則,它就不再成其為要素了。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一隻手如果從身體上割下來,按照名稱雖仍然可叫做手,但按實質來說,已不是手了。”

(四)建立最佳的係統結構 係統內部各要素在空間位置和時間順序的排列組合,影響甚至決定係統的功能,而這種排列組合又受係統結構的重要影響。排球比賽,甲隊隊員個人技能素質略高於乙隊,但乙隊隊員組合優化,配合默契,乙隊戰勝甲隊是常有的事。

(五)按照科學的層次、程序辦事層次、程序科學、合理,係統運轉就協調、均衡、順利。在一個管理係統,各個層次的管理都有明確的職責,下級不能越權處理上級職權範圍內的問題;同樣,上級也不能隨意幹預下一級的工作。

(六)係統要增強適應外界的應變能力 係統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一方麵,係統的運動、發展,對環境產生某種影響;另一方麵,環境又製約著係統。環境對係統的存在狀況和發展方向、速度、規模具有促進或阻礙作用。任何一個管理係統都是開放的,都應隨時適應外界的變化與要求,進行調節、改進。

優化思想。

“優化”作為一種管理思想,是指一切管理和服務活動,應力爭達到“優化”的境界,即追求“真、善、美”。

“真”即按照事物的本來麵貌去觀察、分析,力求全麵、真實、正確地去反映;對工作對象的管理應順應其固有的規律;對工作成果要如實反映,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有“水分”,更不能有一點虛假。真理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決不能因人廢言。古人說:“直言,國人良藥;直言之人,國之良醫。”主任要敢於說真話,而不能說空話、大話,更不能說假話。任何人隻要對某一問題的認識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實際,他就掌握了這個問題的真理,他提出的意見、辦法、方案,就值得重視。我們隻能尊重客觀真理,惟真理是從。

“善”一切言行、活動,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惡。任何一種活動,都會通過人際交往給他人以好或壞的、善或惡的影響。我們應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體表現在大公無私、廉潔奉公、以身作則、謙虛謹慎、團結友愛、開拓進取等一係列道德規範上。瑞典一位叫斯維東堡的人說:“沒有‘善’的真實,有如嚴冬。那時候,所有的地麵就為之凍結,寸草不生。由‘善’而生的真,有如春夏的空氣,在那裏,百花爭妍,欣欣向榮。”我們應常存善心,常行好事。

“美”它是客體某些方麵達到了與主體的高度統一與和諧。在社會生活中,美可以振奮人心,發揮人的創作想象力,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美能喚起人們最鮮明、最愉悅的感情,美能洗刷人的心靈,使得人們變得更美好、更高尚。美是人類社會生活強大的興奮劑。我們應按照美的規律開展管理和服務活動。首先要講求人們交往美,人們交往的任何形式,甚至是最簡單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打招呼)都存在一個美的問題。不僅心靈美,而且語言、行為也應該美。其次,要創造美的環境,這可使大家在工作中心情舒暢,提高辦事效率。

真、善、美離不開情、理、法。情,就是醇美的感情。人的感情有數種,對於好人好事不但讚美而且自己也親自去做,對於壞人壞事,則挺身而出,給予斷然製止。情之上,還有理,理有時代屬性,隻有符合時代要求的理才是真理。那些落後於時代要求的理,就不是真理,那些非科學的行為,就沒有“理”,當然就不能長久。

還要講“法”,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法製健全。對壞人壞事不能一味地寬容;寬容不是無限的,無限寬容就是軟弱;忍氣吞聲隻能放縱壞人。所以,一方麵要講究道德修養,另一方麵又要借助於法律幫助,對於需要依法處理的,就去請教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