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做有成效的事(1 / 1)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個居委會工作效率高低,是衡量這個居委會水準的重要標準。

效率與效能。

當代著名管理學者美國的杜拉克將“效能”界定為“做正確的事”,而將“效率”界定為“按正確的方式做事”。倘若一個人不但做正確的事而且按正確的方式做事,亦既富效能又富效率,那麼這個人將事半功倍地成就極大的事業。倘若一個人做正確的事,但卻不按正確的方式做事,亦即富於效能但卻不富效率,那麼這個人將事倍功半地成就中度事業。倘若一個人既不做正確的事又不能按正確的方式做事,亦即既不富效能又不富效率,那麼這個人將給自己及周圍的人帶來中度的禍害。倘若一個人不做正確的事但卻按正確的方式做事,亦即不富效能卻富於效率,那麼這個人將給自己及周圍的人帶來極大的禍害。有人將上述四種情境用矩陣展示得更明確。

我國古代有個“南轅北轍”的故事,是說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大臣季梁在路上看見一個人正坐著馬車到楚國去。季梁問他楚國在魏國的南麵,你怎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跑得很快。”季梁說,馬雖然能跑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可那人說:“沒關係,我的路費帶得多。”季梁又提醒他說,旅費雖然帶得多,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仍然不聽,還說他有個善於駕車的馬夫哩!季梁說,這幾個條件越好,隻能使你離開楚國越遠罷了。這個故事說明,效率越高,如果目標方向不對頭,其績效越不好。

有的人還列了如下一個公式:管理績效一正確目標×工作效率。一個工廠生產某種產品,假定生產效率很高,但產成品卻有三種可能:立即能銷售出去;費很大的勁僅能銷售一半;銷售不出去。前一種情況,績效很高;第二種績效不佳;第三種不僅沒有績效,反而發生了經濟損失。

多辦實事。

“少講空話,多幹實事”,是鄧小平提出並再三強調的。但是,有些領導幹部卻“口惠而實不至”,在誇誇其談上是“巨人”,在真幹實幹上卻變成了“矮子”,結果,“清談致患”,空談誤事。我們居委會主任絕對不能做那種講空話、圖形式、不下真功夫,隻搞花架子、假把式的“巨人”,而應該真心實意關心社區居民群眾疾苦,切切實實地多辦實事。

實事都是具體的,要下功夫弄清具體情況,要進行精心的分析,要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工作起來不怕瑣碎、麻煩、困難,而要周密、細致、紮實地做得圓滿、完善,讓居民感到滿意。

要有務實精神,居委會對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求協助辦的事情,不能不顧實際情況,生搬硬套,不能隻起“錄音機”、“傳話筒”的作用。幹好實事,重要的是務實。執行中央精神時要務實,運用書本知識時要務實,學習別人經驗時要務實,總結自己的經驗,也要務實。隻有務實,真辦實事,居民群眾才能信得過。

每位居委會主任都希望自己在居民群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而威信從哪裏來?靠上級封不出來,靠權力壓不出來,靠自己吹不出來,靠耍小聰明騙不出來。隻有靠真心實意地、盡心竭力地、堅持不懈地為居民群眾辦實事,才能逐步樹立起來。實事越辦越多,越辦越好,主任的威信也就越來越高。

快節奏地工作。

高速度、快節奏地工作,是當今時代的特點。居委會以主任為首的工作幹部,工作起來不能慢條斯理、拖泥帶水,而應該全神貫注、專心致誌,爽快迅速、雷厲風行。

當代西方各國政府管理方式方向改革的一種基本趨勢,就是熱衷將私營企業的成功辦法引進政府管理中來。日本的企業工作節奏快,他們非常注重管理效率。表現在:(1)時間觀念強,說短話、開短會,很注意節約時間,連電話簿上也寫著“講話不超過三分鍾”、“少說不說廢話”等警語。(2)計劃性強,一切活動按正點運行。(3)機構精幹,“人多是災害”。日本人主張,一個人能辦的事絕對不要兩個人去辦,企業的辦事人員精幹、情報快、消息靈、效率高是驚人的。(4)紀律性強,規章製度嚴密。幾乎沒有上班遲到、下班早退現象。有些企業負責人因交通擁擠怕遲到,寧可不坐自己的小汽車,而買地鐵月票或坐電車上班。(5)責任心強,拚命地工作。日本有些企業的辦公室都是大屋,十幾人都在一屋裏辦公,領導人也在這個屋子裏辦公,外來辦事的另有會客室。辦公室的電話很多,一個人一台,但講話聲音很輕,辦公室裏相當安靜,沒有閑聊天的,工作很緊張也很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