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注重會議的成效(1 / 2)

會議是開展管理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會議開得是否有成效,與領導者的組織藝術技巧有關。

會前做好準備。

這是開好會議的必要條件。會議的準備,往往要比會議本身花費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力量。

一是確定議題。議題是構成會議的基本要素,應是先有議題,後開會。議題要明確,與會者要清楚明了。議題源於客觀實際,應是必須討論解決的事宜,不應把不必討論的問題拿到會上,浪費大家的時間。二是明確會議的宗旨、目標。不開無目的的會議。三是確定參加的人員,並通知他們,讓與會人員預先知道會議的議題、時間、地點等要求。四是準備與會議有關的文字資料。五是安排好會場、會務。

主持會議的技巧。

會議主持人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全麵了解會議的情況及相關的知識,並且有一定的自然影響力、隨機應變的能力和駕馭會議的能力。

(二)主持人應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發進取的精神麵貌出現在會場,以振奮與會人員的情緒;言行舉止要適當,給與會者以好的影響;說話的聲音要宏亮,以示主持者的信心和魄力,形成一種無形的感染力。

(三)要充分發揚民主。主持者要同與會者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關係。講話簡明扼要、風趣幽默、熱情洋溢、中肯有力,並善於聽取各位與會人員的意見,不搞一言堂。會議中,要注意引導、鼓勵大家暢所欲言,踴躍發言,善於激發大家的思維活力,真正體現集體智慧。

(四)靈活而有效地處理會議出現的問題。1.冷場。如果因與會者對議題不清楚,缺乏理解而感到無從開口,主持人就應詳細講清會議的議題,對與會者進行耐心的啟發。如果與會者對議題漠不關心或感到觸及到自己及其集團的利益,主持人可提出有趣的話題或實際事例,以引起與會者的興趣,使其樂於發言,或在會前做充分調查研究,做好摸底準備及醞釀工作,會上提出方案,讓大家討論表決,或讓比較公道正義者先表態發言。

2.離題。出現這種情況,既不能過急,這會使熱烈的氣氛轉為冷場;也不能過遲,過遲就會消耗較多的時間。應選擇適當時機,巧妙而柔和地把大家的思路、話題拉回到議題上來。

3.爭執。會上發生激烈的辯論、爭論是正常的,但不能爭吵甚至互相攻擊。主持人在肯定各方麵的正確意見的基礎上,安排各方發言次序並限製發言時間。或者用目光、手勢示意,引起各方約束自己的態度、措辭和說話的方式,提醒他們要尊重對方。或者暗示有威信、影響力較大的與會者發言加以引導、調停。

要有良好會風。

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應強調以下幾點:一要準時開會,不能遲到。列寧曾把開會遲到看成同工人階段破壞紀律一樣,是不能容忍的。西方有的國家把遲到看做對按時到會人的一種懲罰。二是不準在會上私下交談,開會要高度集中精神,盡量避免離開議題東拉西扯。三是會議上要充滿和諧氣氛,相互學習、相互切磋、商議。四要發言盡量準確,不能信口開河。五要集中時間和精力解決主要問題,速戰速決。六要發揚民主,不搞“一言堂”,與會者隻有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才能更好地集思廣益。否則,就會出現“秘書閉門編稿子,領導講話讀稿子,回去傳達念本子,貫徹落實一陣子”的現象。七是結論當場確認,當大家把意見、想法說完後,應把正確的意見集中上來,會而有議,議而有決,決而必行。八是會議時間盡量減少。日本有的單位開會限製每人發言時間,在會議室掛一個時鍾,像球賽那樣,隨時顯示還剩多少時間,這會提醒發言者抓緊時間。日本有一個公司要求職工學會開會的方法,教他們在一分鍾內闡明符合議題的意見,避免講那些與議題無關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