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居委會形象測評、分析(2 / 2)

(三)形象差距分析 在調查、彙總計算評分之後,居委會組織的實際形象與該居委會自我期望形象相比較,從中找出差距。

假定某甲居委會成員的期望形象,在一年中各項目的目標分數分別為8分、7.5分、8.5分、8分、8分、6.5分、7分、8分、7分、7.5分。

每項最高為10分,期望形象的目標分數均未達到10分,是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是盡善盡美、完整無缺的。

進行形象差距分析,可采用“形象要素差距圖”來顯示。將居委會組織對每一測評項目的期望(目標),分值及被調查公眾評定分數平均值,分別標在數值標尺相對的位置上,連接各點,即分別成為期望形象與實際形象曲線。

複習思考題。

1.什麼是形象與組織形象?

2.組織形象有什麼特征?組織形象有什麼作用?

3.居委會形象要素包括哪些?

4.組織形象有哪幾種類型?

5.居委會形象測評應遵守哪些原則?

6.居委會形象測評的程序是怎樣的?

7.居委會形象測評、分析的操作方法是怎樣的?

主要參考、援引的文獻、書籍目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通知轉發《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2000年12月12日,人民日報。

4.北京市政府《關於印發(關於深入開展居(家)委會創建活動的工作意見)的通知》。

5.白益華、馬學理主編:《居民委員會工作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喬東君主編:《城市居委會管理》,山東人民出版社。

7.馬光武主編:《居民委員會建設》,浙江人民出版社。

8.王振耀、白益華主編:《街道工作與居民委員會建設》,中國社會出版社。

9.陳潤田等主編:《新時期城市居民委員會建設》,東南大學出版社。

10.吳貴民著:《基層政權和群眾自治探索》,中國社會出版社。

11.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區建設工作委員會編:《中國街道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第一卷、第二卷。

12.楚國清主編:《社區建設中的居委會工作手冊》,北京市民政局。

13.楚國清主編:《居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手冊》,北京市民政局。

14.成銀生、彭發祥主編:《公務員行為規範教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5.溫克勤、晏德賢、李正中主編:《幹部道德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16.李萬英主編:《城市街居通訊》,1996年~2000年,共60期。

17.馮東升編著:《做一個合格的黨支部書記》,長征出版社。

18.朱步樓、廖進主編:《社區服務與社區發展》,學習出版社。

19.周鶴齡主編:《社區工作者培訓十講》,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區政處編:《城市社區管理》,同心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