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經理要勤於動腦,善於分析(3 / 3)

245,700-252,000=-6,300元。

(5)將各因素變動的影響程度的數值相加,計算費用額實際超過計劃的總差異:

(12,000)+(-6,300)=5,700元。

通過以上測算表明,費用額實際比計劃增加5,700元,是由於商品銷售額擴大,使費用額增加12,000元,費用率降低,使費用額減少6,300元,而綜合影響的結果。

采用因素分析法,可以從數值上將各有關因素的變動,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分別地揭示出來,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應用時應注意:①要正確安排被分析的經濟指標與影響因素的依存關係;③要正確確定各影響因素替換順序,防止因素替換的隨意性;③要把因素替換分析與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結合起來。

4.差額分析法。這種方法是從因素分析法簡化而來的一種方法。它是直接利用各因素的計劃與實際差異按順序計算,確定其變動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現仍以前例來說明:

商品銷售額變動對費用額的影響:

(12,600,000-12,000,000)×2%=12,000元。

費用率變動對費用額的影響:

12,600,000×(1.95%-2%)=-6,300元。

以上兩項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12,000)+(-6,300)=5,700元。

差額分析法由因素分析法簡化而來,同樣存在替換順序的問題。因此,在運用差額法分析各因素對分析對象的影響程度時,也必須按各因素的依存關係來確定測算各因素影響的先後順序。

5.平衡法。這是對商店經濟活動中具有相互平衡關係的一些指標,進行對比的一種方法,它是對比法在特定情況下的運用。它的運用條件就是經濟指標本身具有平衡關係。例如,商品購、銷、存之間存在著相互平衡關係,用平衡法就可以分析各項指標的相互影響,如可以檢查銷貨受期初存貨、進貨、期末存貨等指標變動的影響,以及研究期初存貨、進貨、期末存貨等各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又如,商品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之間,就具有平衡的關係。利用平衡法進行有關指標的對比分析,就可以檢查總的資金來源與運用之間是否相等,各項資金來源是否按規定用途加以使用。

此外,還有分組法,圖表法、綜合比算法。在進行分析時,要視其分析的目的要求和所掌握的資料,而分別選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也可結合運用,以便從不同角度來觀察經濟指標之間的相互聯係,進一步說明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趨勢。

經濟活動分析的步驟。

1.占有資料。資料越豐富,就越有益於分析研究和作出正確的結論。這些資料包括商店的各項計劃;會計報表、統計報表、業務核算資料及有關原始憑證;上級機構的文件指示;定期總結報告、會議記錄、群眾反映、職工建議;兄弟單位的協議,合同;等等。這些資料主要靠平日積累,還可深入了解、核對,或請有關單位、人員提供情況。

2.分析研究。分析的過程,就是對有關資料、現象進行解剖的過程。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通過分析綜合,了解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在進行分析綜合過程中,可采用如下方法:(1)篩選法:即對各種資料和現象進行排隊。經過嚴格篩選,鑒別真假,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分清主次。(2)求同法:即通過分組、解剖,對比、計算,找出研究問題的共同點,總結經驗教訓。(3)求異法:即通過分析,發現影響所研究對象的特殊的而且又是較重要的因素,以便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4)邏輯推理法:演繹法、歸納法和類推法是邏輯推理的主要方法。通過邏輯推理,觀察、預測商店經濟活動的發展趨勢及其規律性。

3.作出結論。在對掌握的大量資料進行篩選、整理、計算、分析、研究之後,應對研究的對象作出正確的結論,並寫出分析報告的書麵文件。要寫好分析報告,必須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業務經驗及思想分析能力。經理不僅要重視這項工作,而且還要親自動筆寫。在分析報告中要全麵地評價商店或有關經濟活動的成績、缺點,提出今後改進工作的意見及應采取的措施,以便進一步提高商店的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