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完整、準確、及時地溝通意見(1 / 3)

十多年前,某一個單位的領導人在職工大會上,指名道姓地批評一個職工。說這個職工反對學習毛澤東同誌的著作。這個職工聽到後,非常生氣,覺得自己怎麼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呢!後來,經過詳細了解,才知道是完全對這位同誌誤解了。原來,一天下班後,走在路上,一位原籍是江南的同誌問這位職工買不買“毛選”?這位職工聽擰了,以為那位同誌問他買不買“毛線”,他覺得穿毛衣花錢太多,就立刻回答說:我買那個幹什麼!那位同誌聽了後,覺得刺耳,就層層彙報給領導人。領導人又沒有進行調查研究,結果批評錯了。這個故事說明:

經理必須重視各方麵的意見溝通。

在一個企業裏,有許多工作人員,又有許多部門、環節,無論企業內部,還是企業與外部,經濟活動十分複雜,信息往來傳遞非常頻繁。衡量一個管理組織係統是否健全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企業的各種信息的傳遞是否迅速、準確,各種意見是否及時溝通。例如,某種商品滯銷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時地傳遞到進貨組織,必然造成盲目進貨,使商品積壓的不良後果。又如,某種商品已運進商店的信息,如果不能迅速傳遞給保管員和物價員,商品就不能及時驗收、作價,這會影響商品出售。

外國有人把企業的組織結構比作建築房屋的構件,或人體的骨骼;而把企業的信息傳遞、意見溝通或通氣聯絡,比作連接構件的膠泥,或比作人體的神經係統。如果在一個企業裏,信息傳遞失靈,意見溝通堵塞,通氣聯絡中斷,就會使機構處於癱瘓狀態,各部分的工作就不能協調甚至停頓下來。

一個經理每天絕大部分時間從事聽、說、讀、寫的意見溝通。有的人把企業的意見溝通視為管理人員的首要職能。一個企業,隻有暢通無阻地、準確無誤地傳遞信息、溝通意見,才能集中群眾的智慧、經驗;才能為工作人員提供執行任務所需要的各種材料:才能做到上令下達,下情上達,上下通氣,步調一致;才能促進工作人員間的相互了解與合作;才能提高工作人員的士氣,並加強團結,以便共同完成企業的計劃任務。

意見溝通的基本形式。

目前,意見溝通的基本形式是口語與書麵這兩種形式。它們各有特點,采用哪種形式為好,要因人、因事、因地,因時而製宜。

口語溝通。它比書麵溝通更為廣泛,有以下優點:

1.所費時間較少;

2.對不明白的地方可隨時進行解釋、說明,直到對方聽清楚為止;

3.可用手勢、語調、表情,輔助意見的表達;

4.不象書麵文字那樣慎重嚴謹,比較自由而充分地表示出來;

5.一般來說溝通意見的雙方可以交談、商議,能提高溝通效果,促進問題的迅速解決。

但口語溝通也存在以下的缺點:

1.口語傳遞中,容易被曲解;

2.內容除非予以記錄,無法長久保留;

3.有時難以確定法律上的責任;

4.傳遞重要的或內容較多的信息不宜采用口語。

書麵溝通具有以下的優點:

1.適於傳遞精確而內容一致的消息;

2.比較具有權威性;

3.時間的一律性,使企業的全體成員能在同時得到消息;

4.有助於記憶和學習複雜的材料;

5.可備日後參考之用;

6.可防止消息傳送時的曲解。

但書麵溝通應注意以下幾點:

1.簡潔:文字應力求簡短而明了,清楚而不冗長,不應使用繁瑣而迂回的措詞。

2.通俗易懂:要避免艱澀的文辭,上、下語句連接要密切,適合多數人水平,容易被群眾理解和接受。

3.真切:要如實反映客觀實際情況,不誇大成績,不隱瞞缺點,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說明。

4.鮮明有力: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態度明朗,避免使用模棱兩可,曖昧不明的詞語。要使人看了有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