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開會要少而精(1 / 2)

日本有個太陽工業公司,這個公司每次開經營會議時,總是把一個醒目的會議成本分析帳貼在黑板上。成本的算法是:每分鍾單位薪水乘三倍於附加價值,乘二倍,乘與會人數,乘開會時間。附加價值應為人事費用的三倍以上,乘二是因為參加會議則經常性工作要停頓,損失要以二倍來計算。因此,參加會議的人越多、成本就越高。照這個算法,一個會開下來,成本就要幾十萬至幾百萬日元不等。有了成本分析,大家的開會態度就會慎重些。不論會議大小,都定有程序表,每一程序也都有明確規定的內容與時間。這樣做,可以消除那種不準時開會,開會徒具形式,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問題。

我們黨實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為了搞好商店經營管理工作,會議是不可缺少的。了解情況,搜集資料;征求意見,集體研究和決定問題;傳達學習、貫徹上級的文件指示,下達計劃,布置工作任務;工作評比、總結、講評,交流經驗;解決糾葛,協調關係;學習、教育、培訓等等,都需要召開規模或大或小,時間或長或短,人數或多或少的會議。通過開會總結群眾經驗,集中群眾智慧,發動群眾更好地完成企業的各項任務。

會議必須要召開,但過去,我們的會議開得過多,有不少會議開得質量不太高,效果不太好。一個經理往往同時要出席兩、三個會議,一天要參加好幾個會議,幾乎大部分時間“泡”在會議裏。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許多部門、企業、單位都忙於永無休止的會議。為此,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於1922年3月5日在《消息報》上發表了一首題為“開會謎”的政治諷刺詩。在詩中,他對一天到晚沒完沒了地參加會議的人進行了挖苦:

他們一下子要出席兩個會。

……

……

不得已,才把身子劈開!

齊腰以上留在這裏。

那半截,在那裏。

這首詩當即就引起了列寧的注意,並說:“他在自己的詩裏痛快地淋漓地嘲笑開會,挖苦共產黨員總是在開會,開會,開會。我不知道詩怎麼樣,可是在政治上我包管這是完全正確的。”

這樣看來,開好一個會,不是一件小事,經理應當重視。如何開好一個會呢?

第一,做好會議前的準備工作。如果準備工作做得好,會議就可以開得順利、有效果。開會前要明確會議的目的,確定開會的議題、程序和開會的方法方式;選擇出席的人員;確定會議的時間、地點。會前要通知參加者,應把會議目的、議題、時間,地點,對參加者的要求,詳細通知,請參加者作好準備,一般是口頭通知,重要的會議可寫書麵通知。會前要收集意見和想法,準備一些必要的會議資料,做好會場的準備。有時由於沒有準備好會場而影響開會。如就要開會了,但會議室的門還鎖著,人們都在門外等著,鑰匙還不知在誰手裏,因此不得不拖延時間。會前要看一下會議室是否被他人占用;對會場要進行整理,搞好清潔衛生;桌椅的排列方法要符合會議的特點。會場上的照明、冷暖設備、通風、黑板、板擦、粉筆、煙碟、紙張、飲水等都要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