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開會要少而精(2 / 2)

毛澤東同誌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有準備和沒有準備大不一樣。開會有了準備,大家都準備好材料,準備好意見,會就開得緊湊,能解決問題。沒有準備,往往你想東,他說西,湊不到一塊兒;或者是隻有觀點,沒有材料,說服不了別人;或者隻是一大堆材料,還沒有理出頭緒來,說明不了問題。這種會往往議而不決,會開了等於沒開。

第二,實行民主集中製原則。開好一個會,首先必須要有充分的民主空氣,暢所欲言的氣氛,沒有這一點,會就開不好。民主空氣濃,問題就敞得開,到會人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才能更好地集思廣益,更有利於把正確意見集中起來,把錯誤意見克服下去。否則,總是免不了“領導講話念稿子,回去傳達翻本子,貫徹落實一陣子。”主持人要清醒地認識到,不能把自己置於過高的地位,不能一個人說了算,不能壓製與會者迎合自己的意見,要虛心傾聽與會者發言。在讓與會者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又必須注意集中。否則,“你吹你的號,我彈我的調”,看來熱鬧得很,結果議而不決,什麼明確決定也做不出來。

第三,開會也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在會議上對要討論和解決的問題,要抓住重點。會議領導人要善於“牽牛鼻子”,善於對不同意見進行分析、整理,並引導開會的人討論主要問題。有的同誌怕負責任,借口“集體領導”,不管大,小事情,都要弄到會上“研究研究”。結果,會議目的不明確,中心不突出,在會上說南道北,抓不住要領。

開會,要少而精。會是要開的,又不能開得太多。太多了,就要成災。應當提倡開短會,說短話。能開短會的不要開長;能開小會的不要開大;能在下麵開的會就不要上來開;少數人開會能解決問題的,就不要把無關的人請來“陪會”;能不開的會,就堅決不開。這是一項容易被人忽視,而又非常重要的節約。

開會,要始終圍繞著會議的中心內容進行,不能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既要生動活潑,又要嚴肅認真,反對開會講排場,比闊氣,單純追求形式上熱熱鬧鬧的不正之風。領導人要放下架子,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不搞一言堂;參加會議的群眾,應開動腦筋,毫無顧忌,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會議參加者都要珍惜時間。如果10人的會議,由於一人遲到6分鍾而延遲開會,那麼就等於浪費了60分鍾的時間。如果沒有話講,也硬要講一頓。那也是白白浪費別人的時間。魯迅先生說:“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開好一個會是不容易的,既體現領導者的工作責任心,又體現領導者的組織能力和實際經驗、政治水平。經理要盡心地把自己主持的會開好,還要推動全企業把各種會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