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經理要親自寫計劃、總結(2 / 3)

總結按內容分,有全麵總結、專題總結:按範圍分,有企業總結、部門總結、個人總結;按時間分,有年度總結、半年總結、季度總結、月份總結或階段總結等。凡是情況比較簡單、時間較短或對象範圍較小的總結,可稱為“小結”。

(三)調查報告:這一種文體也常用到,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對企業某一部門、某一業務環節、某一人員的工作,或對某一問題、某一方麵的事情,進行調查了解,占有豐富的材料,通過分析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質,引出事物的共性、發展規律,總結經驗、教訓,並寫成有敘有議的文章。調查報告所說明的問題,應具有普遍的意義和帶有關鍵性,必須反映真人真事,要象寫消息那樣介紹人物、時間、地點、背景、過程和結果,還要作適當的說理,並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比如企業可以圍繞著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或對某一特定工作的試點,或帶有普遍意義的經驗,進行調查研究,加以總結、推廣,促進企業不斷地改善經營管理。

(四)規章製度:為了使商業企業的經營業務有秩序地進行,在開展思想教育的同時,根據黨的方針,政策和企業實際情況,在吸收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由組織上製定一些大家必須共同遵守的行動準則,這就是規章製度。如企業裏的工作條例、各項製度、規程、規定、規則、守則、辦法、決定……等等。規章製度的寫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分為若幹章,每章包括若幹條:一種是隻分條不分章。規章製度一般可分為三部分內容:總則,可用“前言”形式,或“條文”形式,主要說明該規章製度的宗旨和總的要求;分則,反映規章製度各項目的具體內容;附則,對該規章製度的某些附帶說明,如實施辦法、日期,適用對象及修訂權、解釋權屬於誰等。

另外,還有請示、報告、通知,通報、公函,便函和經濟合同等應用文。請示是下級機關提請上級機關答複疑問、審核某項要求或某項措施一類的期複性文書。報告是下級向上級報告工作、反映情況和問題的陳述性文書。通知用處較廣,如上級告知下級應知道或者應當辦理的一般事項。通報用於通報典型(包括好、壞)事例,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借以教育有關單位工作人員,改進工作。公函、便函一般是平行機關或者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為了商洽、詢問、催辦和答複某些工作或問題而使用的一種文書。事情較簡單,可用便函。經濟合同是簽訂合同的雙方為了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經事先協商,明確各自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分工協作,相互製約,相互促進,以法定形式,訂出共同遵守的條文。

寫計劃、總結等應用文的一股要求。

(一)指導思想正確。寫文章要從人民大眾的利益出發,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要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依據。而不能從小團體利益或個人利益出發,不能主觀主義地分析、判斷、說明文章要寫的問題。如果觀察問題的立場態度,思想方法不對頭,那麼,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好文章來的。

(二)材料真實可靠。材料是客觀事實的記錄,絕對不能任意誇大、縮小或虛構。為了維護材料的真實性,應防止添枝加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移花接木,馬馬虎虎,粗枝大葉等傾向。寫文章引用材料,應當嚴肅認真,仔細地核對每一件事實,每一個數字,保證準確無誤。郭沫若同誌曾說,材料缺乏頂多得不出結論而已,而材料不正確,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這樣的結論比沒有更要有害。

(三)觀點正確、鮮明。觀點是對於客觀事物的看法,是文章的靈魂。所謂觀點正確,就是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合乎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的觀點不是長官的個人意誌或一個人頭腦主觀臆造出來的。觀點錯了,就會貽害他人。所謂觀點鮮明,就是要開門見山,表明讚成什麼,反對什麼,立場鮮明,是非分明。如果觀點含混不清,就會使人迷惑不解。

(四)觀點和材料相統一。觀點統帥材料,材料是觀點的基礎。沒有觀點,材料隻是一堆雜亂無章的廢物;如果沒有材料,觀點就隻能是空洞的概念。因此,在文章的觀點指導下,要從大量的材料中,選擇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材料。同時,從選擇的材料中,剪裁最能表示觀點的某一部分,揚棄其它不適用的部分。材料選擇、剪裁得好,文章就寫得鮮明、簡練。否則,把不需要的也寫上了,枝蔓蕪雜,那就必然會使觀點模糊不清。觀點和材料的安排,要根據文章的特點和表達的需要來定。通常安排方法有三種:一是先擺觀點,後列材料,即平常所說的演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開門見山,頭緒清楚:二是先列材料,後擺觀點,即平常所說的歸納法。這種方法是先讓讀者了解事實真相,然後水到渠成,擺出觀點,具有說服力;三是先擺觀點,後列材料,再闡明觀點,這種方法先給人以簡要清晰的概念,然後通過豐富的材料的論證,使人進一步獲得比較深刻的認識,由淺入深,符合一般獲得知識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