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喬治F.貝克 (2)(2 / 2)

問:你說摩根大通的總資產四年前就已增加到了五百萬美元,那麼它的分紅派息是多少呢?

貝克:我不記得了。

問:哦?你自己手中就持有兩萬三千股,怎麼會說不上來呢?

貝克:那我要好好回憶一下,但是現在我正好記不起來了。

摩根發表了他注定將要收回的著名理論,在發放款項時,他更看重的是貸款申請人的人品,這比抵押品更重要。貝克先生先用他實際行動捍衛了這一理論,但隨後又推翻了它。他有自己的看法:

問:股票抵押貸款的評估準則是什麼?

貝克:既要考慮貸款申請人的情況也要考慮到其他情況……最終得到貸款的原因或許是出於被抵押的股票,而不是出於申請人本身。

問:實際上,銀行既要看所抵押的股票也要看貸款人,是吧?

貝克:通常是這樣的。對於有些貸款申請,我們是不會接受的。

問:是不是有些人,即使有抵押物,也不會得到你們的貸款?

貝克:是的,先生。

第一證券公司引起了貨幣信托委員會的注意是件很正常事情。有一次,委員會律師問貝克先生:“你認為組建第一證券公司是對銀行法的規避嗎?”

貝克先生回答道:“不是。”

這個子公司沒過多久就開始給投資者分派了12%到17%的股息紅利,在開始的前四年當中,盈利率為40%。從那以後公司利潤逐年上漲。

昂特邁耶先生問道:“毫無疑問,你控製著第一證券公司的管理和日常事務。”

“我不喜歡別人的妄自猜測。”

問:對於你的控製沒有人提出過異議嗎?

貝克:沒有,先生,我從來都不反對其他人來管理這個銀行。

問:哦,那麼還有誰控製過第一銀行呢?

貝克:不,從沒有人控製過它。

問:我明白了,銀行是在自己控製著自己。

貝克:事實上是這樣。我們是一個非常和諧的大家庭,我們不可能出現任何分歧,我為此而感到高興。

問:哦,從幾年來就有226%的增長來看,應該是這樣的。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貝克先生當初是打算購買並控股大通銀行,使它和第一國有銀行能夠融合在一起。但後來,隨著第一國有銀行的不斷發展壯大,它可以獨立於大通銀行之外,所以合並並沒有徹底進行下去。

從那以後,貝克先生辭掉幾個董事會職位,但是他仍然還擁有四十多個董事會職位,代理著幾百萬資金的運作。

盡管他已經七十八歲了,但他飛快的腳步、清晰的雙目、挺值的腰板、充沛的精力令他就像隻有六十多歲一樣。在他忙於經商的一生中,他幾乎沒有什麼時間去從事體育活動,一直到七十歲時,他才第一次加入了高爾夫俱樂部。從那以後他就迷上了高爾夫球,許多日子都流連在高爾夫球場上。現在,如果可能的話,他會和約翰·D.洛克菲勒好好打上一場,讓這兩個商界鬥士在賽場上相逢,一決高下。在他開始打高爾夫球的同時,他點燃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根煙,從此便與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即使是最地道的社會主義者也無法對貝克先生的生活方式提出質疑。他從不鋪張浪費,對自己的財富也十分低調,在不如自己富有的人麵前,他從不張揚。他的朋友說,他的家庭生活因簡約和諧而美滿。當然,他的獨子小喬治F.貝克也追隨其父效力於第一國民銀行。他是個普通工作人員,但頭腦聰明,工作努力,被人們一致公認為最有前途的年輕人。而且他還是個身材很棒的運動員,是紐約快艇俱樂部的主力隊員。他的內在品質無懈可擊,足以和他的父親相媲美。在國家需要他的時刻,他會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除了其他的義務以外,他還擔當了美國海軍後備快速戰車籌備委員會主席。後來,他不顧大西洋上遍布的敵軍潛艇,毅然以陸軍中校的身份前往意大利紅十字委員會。

喬治·F.貝克的一些親近的朋友每每談起他,對他總是欽佩大於熱愛。他們說,他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金融方麵的巨大影響力,也從來沒有想過要以此駕馭他人。他們說,他盡最大努力去發展美國的金融、鐵路和工業,但這些大多是出於愛國的動機。他們總喜歡說起他簡約的習慣和品味。他一點都不講究排場,而且,最不喜歡在眾人麵前出風頭。

雖然朋友們對貝克先生的印象與公眾對他的那種鐵石心腸、賺錢機器的印象大相徑庭,但是,他做了一生的金融生意,還從來沒有誰曾懷疑過他的誠實,哪怕是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