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銷售旺季到來了,但是卻不見那個客戶的蹤影。因為他發現,前一個銷售旺季他所采購的商品有很多是舊款式的,被淘汰的,賣不掉的產品。當他發現時,已經付出了代價,毫無疑問,這次采購讓他賠了錢。人們都私下議論,這個客戶肯定再也不會從他那裏買一分錢的產品了。”
“這件事情在我腦海裏翻騰了很久,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它讓我明白,強行向客戶推銷他不情願的東西無異於自掘墳墓,你必須對客戶的利益負責,把客戶的利益看得和自己的利益同樣重要。你要坦率地、誠心誠意地向他提出建議,告訴他,你的這種建議很適合他,可以使他獲得可觀的利潤。這樣一來,你在給他激勵的同時也獲得了他的信任。同客戶之間的這種關係一旦確立之後,你就牢牢地抓住了這個客戶。你的生意如果沿著這條軌跡走下去,那麼它就會日益壯大起來。”
當一個麵粉公司提供給他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時,他寫信給父親征求意見。得到的答複是讓他去谘詢一下他父親的好友查爾斯·普拉特。經過調查後,普拉特的意見是:這個公司太小了,不可能有什麼大的發展機會。在這之後沒過多久(1882年),年輕的貝德福德接到通知去百老彙四十六號,查爾斯·普拉特公司去應聘。那個時候正值查爾斯·普拉特和標準石油公司合並之際,貝德福德得到了一個職位。從此,B.C.貝德福德便與標準石油公司結下了不解之緣。
公司派給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負責一個子公司賬目中出的資產負債表。他從來沒有記過賬,因此盡管盡了全力還是無法達到賬目平衡。會計員發現,這個新來的小夥子碰到了麻煩,就看了看這些數字。“把現金也加進去,看賬目是不是還平不了。”他冷冷地說了一聲。這樣一來,賬目就平了。貝德福德意識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學,他似乎注定就要學習這方麵的技術。
在這個地方就呆下去,他還真需要一些決心,因為這位老先生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他,自己來到這裏是多大的錯誤,在這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如今他都四十歲了,可仍然隻是個會計員。他告訴貝德福德:“我寧願自己的兒子們餓死也不願看著他們像你一樣開始幹上這一行。”然而,貝德福德和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人。他看問題更透徹,他想問題更深遠,他做事情更執著。在普拉特公司人員調整時,這位悲觀的會計員被辭退了,取代他的是一位會計專家,開篇時提到過這一段。
大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標準石油公司開始計劃向遠東地區擴展業務。公司的一個業務代表從印度寄來一封封長信,信裏描述了那裏的發展前景。這些信件需要被複製以便讓其他的董事會成員參考,公司委托貝德福德為速記員朗讀這些信件。讀著讀著,一幅畫麵漸漸在他腦海裏形成了,他想象著這個行業的前景和未來,慶幸自己已經跨入這個行業,這一切讓他感到興奮不已。這才是一個男人應該做的大事業,絲帶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這位年輕朋友的能力、熱情和可信度贏得了普拉特先生的極大信任,盡管一開始貝德福德在卑爾根化學公司並沒有從事什麼實質性的工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普拉特把越來越多的職責和機密任務交代給他,其中不僅包括生意上的事,還包括一些慈善方麵的活動,這使普拉特這位崇高的、具有公益精神的優秀公民後來一直被人們所稱頌。當公司創始人之子C.M.普拉特繼承了公司後,貝德福德成為了他的助理。
這一切都為貝德福德日後成為標準石油公司總裁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埋下了伏筆。因為普拉特父子很熱衷於企業經營多樣化,所以他直接參與到了除石油以外的各種重要事務的管理中。他被任命為長島鐵路公司的財務總監、俄亥俄河流鐵路公司的秘書,此外還主管著多家公司,其中包括俄勒岡波特蘭一個電氣照明公司、西弗吉尼亞的一個煤業公司、以及水利工程、公用事業和鐵路建設。每進行一次新領域的嚐試,每積累一些新的經驗,每擔負起一個新的責任都會讓他獲取到知識和經驗,不斷擴大商務界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