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位於芝加哥的納爾遜——莫裏斯包裝公司要求伯靈頓鐵路公司的辦公室主任給他們派遣一位年輕人,讓這位年輕人記錄他們的冰箱與其他汽車的情況。這位主任選擇了自己的主任助理作為最適合的人選。約莫在一到兩個小時裏,這位主任助理就從牲畜飼養場回來了。“如果他們讓我負責整個牲畜飼養場,我將不會出去工作了。”他語氣堅決地說。隨後,他就拿起自己的筆,在辦公室繼續自己原先作為職員的工作。
“你可以讓我去那裏,仔細觀察一下?”一位年僅十九歲的年輕人說。這位年輕人隻有一年的工作經驗。他的上司同意了。
於是,這位年輕人就出發去了牲畜飼養場。
在描述自己的考察時,他說:“我發現,牲畜飼養場的狀況並不樂觀。當你到那裏的時候,你會發現爛泥上架著木板道。當從一塊木板走到另一塊木板時,汙泥會濺到大腿位置。那時的每樣東西都是那麼粗糙與讓人厭煩——這與今日清潔衛生的狀況大相徑庭。
“在莫裏斯公司的辦公室裏,職員們簇擁在一起,擠在一團,好像人人都踏在別人上麵——這與我們公司總部的井然有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這裏並不缺乏生意,看上去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對於那些熱愛工作與富有創意的人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所以,我接受了這份月薪一百美元的工作,之前,我在鐵路部門工作時的月薪隻有四十美元。”
那是1881年某一天的事情了。
在1916年的一個夏日——七月二十一號的早上——美國人們一覺醒來發現黑體粗大的“威爾遜公司,蘇茲貝格——索思公司的繼承者”的字體出現在美國各大報紙上、地鐵上、各類平麵廣告上、高架電車上以及數以千計的廣告牌上,這同樣出現在數百間遍布全國的肉類工廠。
“這個威爾遜是誰啊?”每個人都在發出這樣的疑問。
公眾對這位一夜之間就取代了原本一間家喻戶曉、其產品已為美國人們熟知長達六十年的企業的人充滿好奇。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一定具有非凡的聲譽與成就。他到底是怎樣獲得今日如此輝煌的成就呢?
這個人就是當年口袋空空如也的職員,他沒有厭惡在牲畜飼養場的工作,而是不斷努力奮鬥。
這位職員就是托馬斯·E.威爾遜。
讓我們大略看看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吧。
但當我們看看其中的艱難歲月,當我們觀察其每一個邁進的腳步,當我們一步一步追隨其前進的方向,我們就會發現這其中沒有任何戲劇性,沒有任何浪漫色彩,也沒有非凡的事情。這個結局是符合邏輯,在情理之中的。在美國的商業故事裏,我還沒發現一個比這個更加簡單、自然與具有激勵的故事。
能以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自己的話來闡述這個故事,對我來說是在是一種榮幸。
“我在牲畜飼養場的第一項工作是負責對汽車的裏程進行記錄。”威爾遜回應我的詢問時說。“我們那時有自己的家畜車、運載冰箱的汽車以及其他的運輸工具。這些都是鐵路公司讓我們使用的。當時,我並沒有隻是呆在辦公室裏,而是到飼養場去,逐漸對汽車的實際操作產生了興趣,我對汽車維修也漸漸熟悉了。到了後來,我成為了維修工作方麵的主管。再後來,我們可以自己製造汽車了,而我則負責這方麵的進展。”
“我讓別人擔任我的位置,因為我總是對貿易充滿了興趣。接下來,我接管了整個公司的采購部門——購買各種需要的材料、機械以及建築原料。”
“當我們不斷拓展業務時,我就不僅負責擔任飼養場的建築工作,而且還要負責為公司在其他地方選定新的批發機構的分支。整整一個冬天,我都在位於波士頓的總部工作,在新英格蘭地區設立了我們的分支機構。”
“你是怎樣做到的呢?”
“每走到一座城鎮時,我都是仔細考察,看看這裏阿穆爾、斯威夫特或是哈蒙德這些公司在從事什麼業務。如果我認為某個地方適合設立一個工廠,我將購買或是租賃這些資產。我會要求圖案圖畫部繪製出理想的布局。他們會做好一份大致的計劃,由我來負責修改。在根據具體情況來改變計劃,在這份計劃送到我麵前時,計劃的各個細節將臻於完善。我屬下有三到四個建築方麵的工作人員來協助我。他們負責用測冰器及其他的特殊儀器來執行特別的任務,這是由我們的商業性質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