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約翰·D.阿奇博爾德 (1)(1 / 2)

約翰·D.阿奇博爾德在1916年十二月五日去世,這篇文章初稿也是在他去世前不久寫的。

第一幕

一個來自的俄亥俄州的十二歲孩子,渴求知識,但家境貧窮。於是,他自願到當地的學校幫忙生火與做其他的瑣碎活。他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校長要在晚上教他學習拉丁文。此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母親需要別人的幫助。在學校的幫忙生火與在晚上學習了一年之後,他就去了村裏的一間商店工作。

第二幕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滿懷理想與衝勁,無所畏懼,獨身闖蕩賓夕法尼亞州,加入了那時石油開發的熱潮裏。他來到了泰特斯維爾這一熱潮的中心。在這裏,他舉目無親,沒有一個朋友,口袋也隻是裝著幾美元。他馬上開始尋找工作。那時,他還是一個年齡很小的少年,一個從學校輟學的學生,但他成功地在一家石油公司裏找到了一份職員的工作。

第三幕

每天從上午的十一點到下午的一點鍾,在紐約最著名的一幢大樓裏的一張巨大桌子上,一群董事會成員的活動及利益討論的重要性超過了世界上其他的董事會。這些商人及他們前任們的工作覆蓋著世界上所有具有文明的國度以及那些還沒開化的地方。他們的組織是世界上的工業與商界的一大奇跡。在那個崇尚經營規模小的年代裏,這個組織就已經是一個規模龐大的企業。在俾斯麥將德國鍛造成一個偉大與高效運作的國家之前,他們就已經將這種高效的商業行為付之實踐了。當其他人熱心於本地與國內的市場時,他們已經開始拓展到國內外的市場。當別人對利潤低廉與繁瑣的商業行為沾沾自喜的時候,他們已經成立了一個以科學方法為指導的龐大企業。這間企業製造陸地與海上的交通工具——時至今日,他們的一個分公司就擁有美國數量最多的蒸汽汽船,還有很多在建造之中。有超過五十艘的汽船正與世界上七大重要港口有著生意來往。他們銷售給外國的金額為美國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彙,同時也為美國的工人、家庭與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經濟來源。每年,這家企業要給向他的股東發放數百萬的紅利。在打破地方間不同的商業法律之前,他們通常發放的比例是40%。現在,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市值超過二十億美元。

在決定這家龐大企業命運的巨大圓桌的前排坐的是那位來自俄亥俄州的少年,那位當年為了學習拉丁文自願為學校生火與做雜務的少年,那位在十六歲就獨自勇闖世界的少年。

這位少年就是約翰·D.阿奇博爾德,新澤西州標準石油公司的董事長。

“當你初涉石油行業時,你是否想過自己有一天做到現在的位置?你從一開始就有這麼遠大的理想嗎?”我問阿奇博爾德。

“我一直都心懷大誌,”他回答說。“就我個人而言,我是為生活所迫。我的父親是位衛理公會的牧師。在我十一歲的時候,他去世了。你也知道一位牧師的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多麼的不容樂觀。我的大哥也是一位牧師與老師,他已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他也不能幫上什麼忙。我的二哥在內戰時參軍了。所以,我就想著要為母親分擔一下家庭的經濟壓力。”

這位當年靠生火獲得學習機會的少年很小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1848年七月二十六日,阿奇博爾德出生在俄亥俄州的李斯堡,他的祖父威廉·達納上校曾坐著長形布篷馬車從馬薩諸塞州遷移到這裏。在十八世紀末期,俄亥俄州還沒有鐵路,也沒有什麼製造商,城鎮也沒有幾個。當時隻有那些勇敢的探險者才會抵達這西部地區。阿奇博爾德的父親伊斯雷爾·阿奇博爾德出生於弗吉尼亞州,因此他的兒子繼承了傳統南方家庭的禮貌、說話柔和,富於魅力的品質。

阿奇博爾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俄亥俄州離李斯堡不遠的塞勒姆村裏的一間的商店做雜務。盡管按照當時的慣例,他是要工作整天的。但他卻仍然想辦法讓自己的學業不掉隊。他的眼光在那時就已越出了這個狹小村子的束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他的老師在晚上的私人輔導時讓他明白一點,接受教育才是應對人生挑戰的最重要的武器。老師也不遺餘力地教導這位聰明與堅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