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碗換一碗 (2 / 2)

春妮嚇白了臉,說她一個女人家沒個主意,奶奶又糊裏糊塗的,求張大叔給想想辦法。張貴提出先為春妮保管著那隻碗,春妮遲遲疑疑地不言聲,張貴想想又掏出一個十萬塊的存折,要買下那隻碗,這樣春妮家既不會受騙受連累,又可以拿到一大筆錢安心過好日子去。春妮接過存折看了看,然後扒在奶奶耳邊問賣不賣。春妮奶奶使勁搖頭,不住叨念:“不賣不賣,多少錢也不賣,除非給我換個好的……”

一句話提醒了張貴,他說他家還真藏著隻寶碗,比春妮家的碗還值錢。說完張貴就跑回家,不一會兒提著一個包回來,從包裏掏出一個精致的木盒,又從木盒內掏出一個紅綢包裹著的精美瓷碗,小心地捧給春妮奶奶。春妮奶奶接過來摸摸,不要。張貴說老人家真是有眼力。這隻才是真的,說著又從包裏摸出了一隻碗。春妮奶奶接過去聞聞,說是破碗。春妮也看出門道,對張貴嘲諷說:“張叔,沒把你家鋪子裏的碗都那過來吧?”

張貴有些尷尬地笑笑,一狠心終於掏出了第三隻碗。春妮奶奶接過去摸摸看看,說就要它了。張貴接過春妮家的碗趕緊裝好,怕春妮反悔,還要立個契約。春妮說:“我看不必了,隻要張叔不反悔,我們是不會找你換碗的。”

張貴回到家,捧著換來的那隻碗樂得合不上嘴,因為他占了個大便宜。

張貴年輕時在外坑蒙拐騙,損事沒少幹。十二年前,他騙來了一隻寶碗,找行家驗過,說是宋代官窯極品,傳世極少,十分珍貴。這些年張貴吃喝玩樂沒少造,可那隻寶碗卻一直留著,他雖然不懂鑒賞,可也知道古董文物是年頭越久越值錢,他想靠那隻寶碗養老呢,所以雖有好幾個文物販子找過他,可因價錢談不攏而一直未出手。昨天那個文物販子也曾找過張貴,要買他的碗,可最多隻認出三十萬,誰知見到了春妮奶奶那隻碗,那人竟自認給五十萬。張貴在對麵溜著心,那個販子的話他聽得一清二楚,當時他就琢磨著要把寶碗騙到手……原隻當那一老一少兩個女人好哄,所以他本想用隻普通的碗騙到寶貝,沒想到那老婆婆怪得很,摸摸聞聞就能知道是寶不是寶,最後他隻好拿出了真貨。不過就算這樣,他起碼也要多得幾十萬,你說他能不樂嗎?

張貴興奮得一宿沒睡著,第二天一早去旅館找那個販子,誰知店主說那人昨晚突然退房離開了。張貴忽然感覺不對,他又急忙來到春妮家。春妮家也已人去屋空,桌上隻給張貴留下了一封信:

十二年前,你設騙局從我爹手裏騙走了我們的家傳寶碗,現在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寶碗終於又回到了我們手中,而無止境的貪心讓你得而複失,現在你手上捧的不過是一隻普通的泥碗而已……

信未看完,那隻泥碗已從張貴懷中啪嚓落地,摔成幾瓣,張貴也搖搖晃晃倒了下去……

不久,報上登出一條消息,說是一對不願透露姓名的夫妻將一隻極為珍貴的家傳寶碗無償地捐獻給了國家文物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