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述,正是我們關心的瑜珈修行的主要內容。經文分成十六種冥想法,此處僅略舉其中的部分。但縱然如此不足,對於冥想階段的說明——渾然出己、豁然頓悟之“三昧”乃其最高的位階——大體也夠了。
二、自己催眠,主動想像
這種修行的初階,正是將精神集中在沉沉欲墜的夕陽上,南部熱帶地方,太陽縱將西沉,其光線依然強烈炙人,因此,即使隻是短暫一瞥,還是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殘像。此時,如閉上雙眼,暫時也還可見到太陽。眾所周知,凝視鑽石或水晶球等閃亮眩人的物體,是種催眠術的方法。凝觀太陽,應當也同樣具有催眠的效果——當然,此處不能真正催人倦眠,因為“冥想”太陽時,必須凝定在太陽上麵。這種冥想是對太陽的形狀、性質以及意義的一種反照,一種“清明顯現”,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活生生的再現”。由於底下一連串的冥想修行中,圓形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大可認為:圓形的太陽盤成了爾後環狀幻覺的模型,就如同它所發出的強光,預啟了後來放射光芒的幻象。事情至此經文即可以如此說道:“觀想已成。”
下一步的觀想是水觀,水觀並非建立在感官印象上,而是通過能動性的想像方法,冥想出反光的水之意象。然而,依據經驗,我們知道水麵很容易完全反射陽光。因此,不得不將水觀想成“閃耀而透明”的冰。經過這套程序,太陽意象中非物質性的亮光一變而為水之物質形象,再變而為固體之冰之形狀。此種訓練的目的,明顯的是要使幻象具體化,讓它有血有肉,得以成形。讓它在我們熟稔的物質世界中,也可以占據一席之地。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從心靈素材中,創造出另外的一種實在。此種透明的冰是青色的,但它可變成青色的琉璃,再變為堅固的寶石,接著轉化為“大地”。此“大地”當然是“閃耀而透明的”。在這“大地”上,創造出一種安穩不動,絕對現實的基盤。此一青色透明的大地就如同玻璃湖般,穿過它明亮的結構,可以洞觀它的底層為何!
接著,所謂的“金幢”又從此底層照耀興起。此處當注意的是,在梵文裏“幢”,它帶有“象征”或者“記號”之意。因此,我們也不妨談談象征如何興起。很明顯的,“伸展至圓陣之八方八楞”的象征,其用意乃是代表大地之底往八方放射之體係。經文所謂“基底之八隅”皆因金幢之故,“一切盈滿”。此體係之閃耀,其光芒“何啻於億萬個太陽”,由此可見太陽殘像之明亮度,已增加到難以衡量——而放射之能量,也大幅激增。“黃金之繩”布逼體係,緊密如網,此觀念似乎頗為怪異,但它的意思其實是說:此體係即經由此種方式,緊密纏聯在一起,再也難以拆離。但萬一這套方法失敗了,或者因失誤而招致土崩瓦解,其情況如何呢?很可惜的,經文並沒有稍加解說。在能動性的想像過程中,如發生病態幻覺之攪亂現象,不是不可能的,相反地,對專家而言,這種事毋寧經常發生。因此,在瑜珈之觀想中,借著金繩此一意象,強化內麵之穩定性,此種方法一點也不令人費解。
經文雖然沒有明說,但往八方放射之體係,應當即是阿彌陀佛國土。在此天國中,長滿了亭亭玉立、清雅可人的樹木,尤其重要的是,阿彌陀佛國境之水,與八角形大地相互配合之下,水池也被安排成八個。池水的源頭是顆中心之寶石“如意珠王”,一顆可許願之珍珠,它用以象征“難以攀企之財富”,一種至高的價值。在中國的藝術中,它常被造成明月狀,而且時和龍連接在一起。流水吐妙音,其間包含對立的兩極,它正在宣揚佛教的基本教義:“苦、空、無常、無我”,凡存在皆苦,凡我執都是無常,隻有了解非存在(空)與無我以後,才可以使人從這種迷妄中獲得解救。由此看來,吟唱之流水無異於佛陀之訓誨。此處的救贖之水、智慧之水,如借用奧瑞瑾的話說,即是一種“教導之水”。同樣的,水流源頭之珠寶為如意珠王,是用以指涉如來佛陀。因此,緊隨而來的,是要經過冥想,重構佛陀的意象。由於這種意象的形成,正是奠基在冥想之中,因此,我們也可以了解:所謂佛陀,隻是瑜珈學者能動的精神而已,換句話說,也就是冥想者自己本身,並非他人。這並不隻是說佛陀的意象出自“人的心靈與思想”,而且也還意味著:製造這些思想意象之“精神”,就是“佛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