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易經》的作者相信卦爻在某種情境運作時,它與情境不僅在時間上,而且在性質上都是契合的。對他來說,卦爻是成卦時情境的代表——它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時鍾的時辰,或者曆表上季節月分等劃分所能作的,同時卦爻也被視為它成卦時主要情境的指引者。
二、偶然的一致之意義——同時性
這種假設蘊含了我所謂的同時性這種相當怪異的原則,這概念所主張的觀點,恰與因果性所主張的相反,後者隻是統計的真理,並不是絕對的,它是種作用性的臆說,假設事件如何從彼衍化到此。然而同時性原理卻認為事件在時空中的契合,並不隻是機率而已,它蘊含更多的意義,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客觀的諸事件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觀察者主觀的心理狀態間,有一特殊的互相依存的關係。
古代中國人心靈沉思宇宙的態度,在某點上可以和現代的物理學家比美,他不能否認他的世界模型確確實實是心理——物理的架構。微物理的事件要包含觀察者在內,就像《易經》裏的實在需要包含主觀的,也就是心靈的條件在整體的情境當中。正如因果性描述了事件的前後係列,對中國人來說,同時性則處理了事件的契合。因果的觀點告訴我們一個戲劇性的故事:D是如何呈現的?它是從存於其前的C衍生而來,而C又是從其前的B而來,如此等等。相形之下,同時性的觀點則嚐試塑造出平等且具有意義的契合之圖像。ABCD等如何在同一情境以及同一地點中一齊呈現。首先,因為物理事件AB與心理事件CD具備同樣的性質;其次,它們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組成因素,此情境顯示了一合理可解的圖像。
易經六十四卦是種象征性的工具,它們決定了六十四種不同而各有代表性的情境,這種詮釋與因果的解釋可以互相比埒。因果的聯結可經由統計決定,而且可經由實驗控製,但情境卻是獨一無二,不能重複的,所以在正常狀況下,要用同時性來實驗,似乎不可能。《易經》認為要使同時性原理有效的唯一法門,乃在於觀察者要認定卦爻辭確實可以呈顯他心靈的狀態,因此,當他投擲硬幣或者區分蓍草時,要想定它一定會存在於某一現成的情境當中。而且,發生在此情境裏的任何事情,都統屬於此情境,成為圖像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把火柴扔到地板上後,可以形成符合那個情境的圖式。但如此明顯的真理如真要透露它的涵意,隻有讀出圖式以及證實了它的詮釋以後,才有可能。這一方麵要依賴觀察者對主觀與客觀情境具有足夠的知識,一方麵要依賴後續事件的性質而定。這種程序顯然不是習於實驗證明或確實證據的批判性心靈所熟悉的,但對於想從和古代中國人相似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的人士來說,《易經》也許會有些吸引人之處。
三、請教《易經》
我以上的論證,中國人當然從未想過,不但未想過,而且事情恰好相反。依據古老傳統的解釋,事實上是經由神靈詭秘方式的作用之後,蓍草才能提出有意義的答案。這些力量凝聚一起,成為此書活生生的靈魂。由於此書是種充滿靈的存在,傳統上認為人們可向《易經》請問,而且可預期獲得合理的答複。談到此處,我靈光一閃,突然想到:如果外行的讀者能見識到《易經》怎樣運作,也許他們會感到興趣。為此緣故,我一絲不苟,完全依照中國人的觀念作了個實驗:在某一意義下我將此書人格化了,我要求它判斷它目前的處境如何——也就是我將它引薦給英語世界的群眾,結果會怎樣?
雖然在道家哲學的前提內,這樣的處理方法非常恰當,在我們看來卻顯得過於怪異。但是,即使精神錯亂導致的諸種幻覺或者原始迷信所表現出來的諸種詭譎,都不曾嚇著我,我總盡量不存偏見,保持好奇,這不就是“樂彼新知兮”嗎?那麼,此次我為何不冒險與這本充滿靈性的古代典籍對談一下呢?這樣做,應當不致於有任何傷害,反而還可讓讀者見識到源遠流長、貫穿千百年來中國文化的心理學之方法。不管對儒家或者道家學者來說,《易經》都代表一種精神的權威,也是一種哲學奧義的崇高顯現。我利用投擲錢幣的方法占卜,結果所得的答案,是第五十卦——鼎卦。
假如要與我提的問題之方式相應,卦爻辭必須這樣看待:《易經》是位懂得告諭的人士。因此,它將自己視作一座鼎,視作含有熟食在內的一種禮器,食物在這裏是要獻給神靈歆享用的。尉禮賢談到這點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