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精致文明才有的器物,它示意才能之士應當砥勵自己,為了邦國利益犧牲奉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文明在宗教上已達到顛峰。鼎提供牲禮,獻給上帝……上帝的明命則在先知與聖人身上顯現,因此,尊崇他們即尊崇上帝。通過了他們,上帝的旨意應當謙卑地接受下來。
回到我們的假設,我們必須認定:《易經》在此是在給自己作見證。
當任何一卦的任何一爻值六或九之時,表示它們特別值得注意,在詮釋上也比較重要。在我卜得的這個卦上,神靈著重九二、九三兩爻上的九,爻辭說道:
九二
鼎裏麵有食物
我的同伴卻忌妒我
但他們不能傷害我
何其幸運
《易經》說它自己:“我有(精神)糧食”。分享到偉大的東西時,常會“招來忌妒”,忌妒之聲交加是圍象裏的一部分。忌妒者想剝奪掉《易經》所擁有的,換句話說,他們想剝奪掉它的意義,甚或毀掉它的意義。但他們的惡意畢竟成空,它豐富的內涵仍然極為穩固,它正麵的建樹仍沒有被搶走。爻辭繼續說道:
九三
鼎的把柄已更改
其人生命之途受到阻礙
肥美的雉雞尚未被享受
一旦落雨,悔恨必有
然幸運必落在最終的時候
把柄是鼎上可以把捉的部分,它指出了《易經》(鼎卦)裏的一個概念。但隨著時光流逝,這個概念顯然已有改變,所以我們今天已不再能夠把握《易經》,結果“其人生命之途受到阻礙”。當我們不再能從占卜睿智的勸諭以及深遂的洞見中獲得助益時,我們也就不再能從命運的迷宮以及人性的昏暗中辨別出明路。肥美的雉雞是餐盤上的精華,大家卻不再想動它。然而,當饑渴的大地再度承受甘霖,也就是空虛已被克服,痛失智慧的悔恨也告一段落時,渴望已久的時機終再降臨,尉禮賢評道:“此處描述一個人身處在高度發展的文明中,卻發現自己備受漠視,其成效備受打擊。”《易經》確實在抱怨它的良質美德受人忽視,賦閑在地,可是它預期自己終將會再受肯定,所以又自我感到欣慰。
四、《易經》答語之意義
針對我向《易經》質詢的問題,這兩段爻辭提出了明確的解答,它既不需要用到精微細密的詮釋,也不必用到任何精構的巧思以及怪誕的知識。任何稍有點常識的人都可領會答案的涵意,這答案指出一個對自己相當自信的人,其價值卻不能普遍為人承認,甚至於連普為人知都談不上。答者看待自己的方式相當有趣,它視自己為一容器,牲禮借著它奉獻給諸神,使諸神歆享禮食。我們也可以說:它認定自己為一禮器,用以供應精神糧食給潛意識的因素或力量(神靈),這些因素或力量往往向外投射為諸神——換句話說,其目的也就是要正視這些力量應有的分量,以便引導它們,使它們進入個體的生命當中,發揮作用。無疑地,這就是宗教一解最初的涵義——小心凝視,注意神奇存有。
《易經》的方法確實考慮了隱藏在事物以及學者內部的“獨特性質”,同時對潛藏在個人潛意識當中的因素,也一並考慮了進去。我請教《易經》,就像某人想請教一位將被引薦給朋友認識的先生一樣,某人會問:這樣做,這位先生是否覺得高興。《易經》在答複我的問題時,談到它自己在宗教上的意義,也談到它目前仍然未為人知,時常招致誤解,而且還談到它希望他日可重獲光彩——由最後這點顯然可以看出:《易經》已瞥見我尚未寫就的序言,更重要地,它也瞥見了英文譯本。這樣的反應很合理,就像我們可從相同處境的人士預期到的情況一樣。
但是,這種反應到底是如何發生的?我隻是將三枚小銅板輕擲空中,然後它們掉下,滾動,最後靜止不動,有時正麵在上,有時反麵在上。此種技巧初看似乎全無意義,但具有意義的反應卻由此興起,這種事實真是奧妙,這也是《易經》最傑出的成就。我所舉的例子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答案有意義乃是常例。西方的漢學家和一些頗有成就的中國學者很痛心疾首地告訴我:《易經》隻是一些過時的咒語集。從談話中,這些人士有時也承認他們曾向算命的相士——通常是道教的道士——請求占卜。這樣做當然“了無意義”,但非常怪異的是:所得的答案竟然和問者心理學上的盲點極度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