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功名再起(4)(2 / 2)

漢武帝聽得“龍顏大悅”,他喜歡,滿朝文武都喜歡了,從王侯公卿到士大夫,很多人都會背幾句,有些官員還倒背如流。

但是這裏不得不說說這“上林苑”,它耗資巨大占地無數,單是苑內供皇帝休息的離宮,就有七十座之多。漢初,丞相蕭何主持建未央宮,因其奢侈,被高祖劉邦狠狠罵了一通。開國君主懂得艱苦奮鬥,後來漸漸變了,鋪張浪費搞排場,武帝為甚。而這裏,相如卻大肆誇耀,確實有點不妥。總之,成心要唱頌歌的,無論古人今人,形式會趨於一致。

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在衝動之下,拜司馬相如為郎官。於是,相如一躍而為成功人士,官大了,錢更多了。

司馬相如在長安躊躇滿誌,文君則在成都獨守空幃,靜待丈夫衣錦榮歸,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心情。她原本是個小女子,不會站在民間的立場去責怪相如,夫榮妻貴,她高興都來不及呢。她隻是有點擔心:相如大紅大紫了,接下來想換妻納妾了,她可怎麼辦呢?

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的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並許以賞賜,消弭了巴蜀兩地不穩的情勢,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慰;擁旌旗、飾輿衛,聲勢赫耀地回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後一路朝西南進發。

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呼,卓王孫自然是十分光彩,執意挽留這位乘龍快婿與寶貝女兒小住數日,與當年的窮困潦倒,當壚賣酒,自然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相如擔任郎官數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開通夜郎及其西麵的僰中,征發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為他征調陸路及水上的運輸人員一萬多人。他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皇上聽到這種情況,就派相如去責備唐蒙,趁機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為並非皇上的本意。

之後,相如被授官為漢文帝的陵園令。武帝既讚美子虛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愛仙道,趁機說:“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還有更美麗的。臣曾經寫過《大人賦》,未完稿,請允許我寫完後獻給皇上。”相如認為傳說中的眾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澤間,形體容貌特別清瘦,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於是就寫成《大人賦》,賦中寫道:

“世上有位大人啊,居住在中國。住宅滿布萬裏啊,竟不足以使他稍微停留。哀傷世俗的脅迫困厄,便離世輕飛,向著遠方漫遊。乘著赤幡為飾的副虹,載著雲氣而上浮。豎起狀如煙火的雲氣長竿,拴結起光炎閃耀的五彩旌旗。垂掛著旬始星作為旌旗的飄帶,拖著彗星作為旌旗垂羽。旌旗隨風披靡,逶迤婉轉,婀娜多姿地搖擺著。攬取欃槍做旌旗,旗竿上纏繞著彎曲的彩虹做為綢。……有時忽進忽退、搖目吐舌,如趨走飛翔之鳥,左右相隨;有時龍頭搖動,屈曲婉轉,象驚兔奔跑,如屋粱相互依靠。或纏繞喧囂踏到路上,或飛揚跳躍,奔騰狂進。或迅捷飛翔,相互追逐,疾如閃電,突然明亮,霧氣消除,雲氣散盡。……”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相如不光是個風流雅士,才華出眾,而且還是個男人,他在衣食豐足之後終究逃脫不了男人的本性,逃脫不了一個男人在紅塵世界中所受的誘惑。在他年逾知命之年,還時常周旋於脂粉堆裏。對這一切,卓文君還是含痛忍受,直到後來司馬相如想要納一位茂陵女子為妾。文君才在忍無可忍之際,含悲帶憤寫家信,奮力保護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