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血腥屠殺(1)(2 / 3)

王曉籟和虞洽卿有著相同的特點,謀商不在商,在於商政。王曉籟當時在上海僅算二流人物,正好借上海商界首席代表的身份提高自己。他之所以遲遲不肯南下,不過因為時局微妙,局勢還不明朗。

1926年7月9日,蔣介石在廣州誓師北伐。7月11日,攻克長沙。廣東革命政府幾次敦請上海商界代表南下,虞洽卿急忙找到王曉籟,道:“不要等了。我讓冠中陪你去。”冠中是虞洽卿的女婿盛冠中。王曉籟見北伐大有起色,欣然南下。7月19日,王曉籟、盛冠中等人乘船抵達廣州。這次訪粵,為王曉籟步入上海聞人之列打下了決定性的基礎,成為他日後進身的階梯。

廣州雖然連日暴風驟雨,但王曉籟興趣盎然,幾天內跑遍了廣州著名的工廠、學校,並參觀了北伐軍部隊出發的儀式。蔣介石也設宴款待他。

在兩開間的小洋樓裏,陳設簡單而樸實,普通的家常菜,身穿軍裝的蔣介石與他邊吃邊談。蔣介石問起上海各界的現狀,尤其是虞洽卿近況時,王曉籟不禁歎氣搖頭道:“前幾日總商會換屆選舉,傅筱庵仗著孫傳芳的勢,把虞會長擠下了台。”蔣介石氣得一拍桌子道:“娘係屁,這個傅筱庵,敢和咱們叫板!”王曉籟道:“北伐愈快愈好,虞會長快成心病了。此次特派冠中我們前來。”蔣介石看了看盛冠中,道:“放心。”王曉籟道:“冠中此次代表虞會長前來,籌款的事司令大可放心。”蔣介石笑道:“有勞諸位了。”

蔣介石和王曉籟、盛冠中交換了意見。十幾天後,王曉籟等人偕同邵力子、張群乘輪船返滬。王曉籟返滬後極力稱頌廣州革命政府和國民革命軍,號召上海工商界全力支持北伐。此後,王曉籟更是頻頻出入虞洽卿、姚紫若、王一亭的住宅。在秦潤卿、吳蘊齋、錢新之、徐新六等金融界之間傳遞信息,策劃對付孫傳芳、傅筱庵等人,並秘密為北伐軍籌款。他還與閘北保衛團王彬彥、尹村夫等人謀劃,準備響應北伐軍攻打上海的事宜。

北伐開始後,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向吳佩孚發起總攻,攻克漢陽、漢口。孫傳芳鑒於唇亡齒寒,乘北伐軍與吳佩孚軍在武漢相持不下之際,冒險助戰,與北伐軍會戰於江西,連連慘敗。10月10日,北伐軍圍攻南昌。這一天,經過四十天浴血奮戰的北伐軍終於奪下武漢,吳佩孚率殘部逃竄了。很快,11月7日,北伐軍又攻占了南昌,孫傳芳精銳損失殆盡。

孫傳芳為保住上海這個據點,嚴加監視上海工人運動和地方保衛團,他封閉了總工會,繳了保衛團的槍械,將“共產”、“赤化”的帽子安在王曉籟頭上,發出通緝令。王曉籟隻好避入法租界。輸紅了眼的孫傳芳對虞洽卿更是恨之入骨,不利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人勸虞洽卿暫離上海,以免遭遇不測。但虞洽卿笑著說:“就算他闖進租界來,我也不怕。我是老百姓,他有啥辦法?”

正是舊中國槍林彈雨,上海灘刀光劍影,裏裏外外鬥得相當熱鬧。上海的工商界也分作了兩派:一派以傅筱庵為首,力量較小;一派以虞洽卿為首,財力雄厚。孫傳芳一參戰,傅筱庵就開始了經濟上的支援。傅筱庵調撥了九條招商局輪船,幫助孫傳芳運送兵馬糧餉。11月,孫傳芳苦於不堪再戰,與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合作,組成安國軍。不久,安國軍主力奉魯軍南下,準備將北伐軍消滅在長江以南。

1927年2月,孫傳芳和張宗昌發行庫券一千萬元,以作軍費。傅筱庵號召上海銀錢業攤認,遭眾人反對,無奈之下隻好從他的中國通商銀行撥出二百萬元。這些錢並沒有挽救孫傳芳的厄運,2月中旬,北伐軍攻下杭州,孫傳芳被迫逃出上海。傅筱庵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這位聯軍司令,不禁潸然淚下。孫傳芳後來投靠了張作霖,任安國軍副司令,糾集殘部反撲,重占江浙,但在龍潭戰役和魯西戰役接連失敗,避居大連、天津,皈依佛門。1935年11月13日被刺身亡。

隨著傅筱庵對孫傳芳財力支持的深入,虞洽卿根據形勢變化,也加快了與蔣介石合作的步伐。當時,上海工人在第一次起義失敗後,又醞釀著第二次武裝起義,上海局勢更加緊張,就像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一樣。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上海的資產階級染上了“恐赤病”,害怕工人運動會使他們的資產受到損害。蔣介石反共需要資本家的支持,而以江浙財團為首的資本家為維護其自身利益,轉而資助蔣介石反共,雙方一拍即合。他們在虞洽卿的穿針引線下舍棄了腐朽的舊軍閥孫傳芳等人,與代表他們利益的新軍閥蔣介石握手言歡,以謀求到更大的經濟、政治利益。

當形勢完全有利於北伐時,江浙財團的主要人物紛紛找虞洽卿來商量。其中跑得最勤的是四明儲蓄會經理錢新之。錢新之道:“洽老,孫傳芳已經完了。現在局勢很明顯,隻要蔣介石回來,你就可以重新主持上海了。蔣介石會不會和共產黨人繼續合作?”虞洽卿道:“這個不用擔心,他是一貫反共的。許多報紙都登過他的言論。”錢新之道:“武漢、九江收回了租界,上海如果也收回租界,我們去哪裏?”虞洽卿笑道:“你的顧慮就是我的顧慮。其實,我們大家都一樣。你們離不開租界,我也一樣。”錢新之道:“我看早和蔣介石達成協議,免得以後有變。”虞洽卿道:“冠中他們上次去廣州,已經談得很明白了。蔣介石想支持我們,隻愁沒錢。”錢新之道:“我和陳光甫、葉琢堂、孫衡甫他們都通過氣了,大家都說錢不是問題,就等洽老去落實了。”虞洽卿道:“好辦!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