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7歲
4月10日,李約瑟到浙大參觀後,在為遵義浙大師生作題為《戰時與平時之國際科學合作》的講演時,稱讚浙大為“東方劍橋”。
1945年38歲
4月,《核力與重力的關係》一文又在英國《自然》上發表。5月,《中子的放射性》一文,在《自然》上發表。8月下旬,作《關於原子彈及其原理》的報告。
10月,在中國物理學會貴州區分會第13屆會上宣讀論文:《關於初級宇宙線的本能》《一種新的有機活化磷光體》。12月,將《中子的反質子》一文,投寄英國《自然》,次年4月發表。
1946年39歲
從1945年開始到1946年上半年,指導忻賢傑完成實驗研究報告《用機械方法產生磷光》(此論文1947年在《中國物理學報》發表)。
自貴州湄潭與程開甲合作《五維場論》一文投寄《物理評論》。6月1日寄到,10月發表。
夏,浙江大學遷回杭州。11月,浙江大學在杭州複課。
1947年40歲
由吳有訓提名,因1942年《關於探測中微子的建議》一文,獲第二屆“範旭東獎”。
3月,自杭州寄出《建議探測中微子的幾種方法》,當年在《物理評論》上發表。
9月,接受美國資助,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係做訪問學者。與瓊斯合作研究介子的衰變。
1948年41歲
9月,與瓊斯合作,完成《關於介子的衰變》一文,在《物理評論》上發表。
11月,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出百年來科學大事記,中國人名列其中的僅有彭桓武、王淦昌二人。
1949年42歲
1月,從美國回到中國,帶回一個雲霧室。16日,出席杭州科協歡迎會,報告美國原子能研究近況。5月3日,浙江杭州解放。7月,到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大會籌備會。
1950年43歲
1月,獲得範旭東先生紀念獎的論文《微中子問題的現階段》發表於《科學世界》上。4月,到北京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參加建所工作。10月,參加近代物理所所務會議,分工負責宇宙線物理部分。由嚴濟慈先生介紹加入中國“婦學社”1951年44歲5月,到四川參加土地改革運動。
1952年45歲
5月,與吳桓興、林傳聰等赴朝鮮戰場,探測美軍是否投擲了腿性物質。
10月,主持製訂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4年47歲
物理研究所在雲南落雪山建造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宇宙線實驗室。
8月,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蘇聯原子能核電站建成的偉大意義》一文,強調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1956年49歲
9月,去莫斯科參加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成立會議,會後留在該所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