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矽穀到中關村 美國之夢
但是,由於轉換專業,加上語言不過關,李彥宏的美國留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一開始,李彥宏的很多功課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麵談時,由於比較心急,李彥宏盲目地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這導致教授覺得這個學生實在不行。
自信心一向高漲、從未受到過這樣打擊的李彥宏自然不能忍受這樣的評價,他暗自發誓,要扭轉教授對自己的看法。
李彥宏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布法羅一年有一半時間飄著雪,李彥宏經常忍受著夜晚徹骨的冰冷,忙碌到淩晨兩點。這段時間的李彥宏比在高考期間還要用功。勤奮、堅韌、執著使李彥宏的專業技能得到迅速提高。
在學校呆了一年後,李彥宏順利進入日本鬆下實習。這三個多月的實習,對他後來職業道路的選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留學期間,李彥宏的英文名字——李彥宏開始成為了他最常用的稱謂。
在拿到了碩士學位後,就在與博士學位還有一點點距離的時候,李彥宏作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放棄。
當時,李彥宏的博士生資格考試都已經通過,但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興趣其實不在學術研究。這個發現源自一次暑假實習。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後,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後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
李彥宏說:“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板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次機會讓一直在高校裏研究理論的李彥宏第一次接觸到了工業界,李彥宏立即被吸引住了,原來工業界是這麼神奇的地方——一項新技術到了這裏,很快就可以變成具體的產品,並直接影響、改變大眾的生活。這樣的成就感讓李彥宏很是激動——用技術改變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是李彥宏學習計算機後的最大理想,而這樣的理想在純粹的實驗室裏是無法親自實現的。
因此,讀了兩年半的研究生之後,李彥宏毅然決定退學,接受這家道·瓊斯子公司的邀請。在華爾街的三年半時間裏,李彥宏每天都跟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子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係統設計人員。期間,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係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絡版。
作出這個決定,李彥宏沒有人家人商量,甚至連在美國工作的姐姐一開始也不知情。寬鬆、自由,給予你充分自主權的家庭環境又一次在李彥宏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
從學術的發展方向轉到投身工業界,李彥宏的這次華美轉身,使他在若幹年後創立百度成為了可能,否則,我們看到的隻能是另外一個李彥宏——一個著名的技術工程師,但僅此而已,那個李彥宏或許與傑出企業家、創業家無緣,而我們今天也就無法看到李彥宏身上隱藏著的對商業機會高度敏感的把控能力、企業經營管理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