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融資,是百度發展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個節點,它的成敗與否決定了百度能否走過這個互聯網的寒冬。百度是幸運的,這種幸運首先表現在時間上,這次融資是在市場開始降溫的時候進行,如果再過半年,到2001年的年終,互聯網領域一片蕭條的時候,也許再好的公司也沒有人敢來投資了。其次,在拿到首個風投資金後,百度高效的運做方式以及良好的市場表現給投資商Integrity Partners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於對百度的信任和未來的判斷,他們為百度引來了第二輪融資的領投者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DFJ)。DFJ隨即對百度展開了審慎的調查,這項工作由剛從新加坡國家科技局加入德豐傑全球創業投資基金的符績勳擔綱。 那段時間,北大資源賓館外的大街上總是有那麼幾個人在觀望,“我都快成特工了,不過我這個特工很LUCKY,沒有錯過這個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巨人。”符績勳後來回憶。
此外,在DFJ堅定對百度投資信心的同時,另一個創業投資商IDG也決心投資百度,在大家談.Com公司色變的時候,此舉日後被業內認為是最勇敢的投資之一。當時主持簽約的IDG合夥人楊飛回憶道,“決心投資,緣於我對李彥宏‘一見鍾情’的衝動,他的能力和魄力讓我相信百度一定能夠發展起來。”衝動不一定是魔鬼,也可以是天使。”事實證明楊飛的眼光是沒錯的,百度上市後為IDG帶來了100倍的投資回報。
2000年9月,經過幾個月的接洽,世界互聯網領域最著名的風險投資商之一——德豐傑,攜手IDG,共同注資百度,投資金額為1000萬美元。德豐傑對百度的評價非常高,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網絡公司。
要在那種惡劣的外部市場環境下,向精明的風投們證明百度的潛力,從他們口袋中掏錢,這其中的艱苦也許隻有李彥宏一個人能夠品嚐。在風投們確定投資意向之後,他還一直擔心中間會不會有變卦,直到資金到帳的時候,他高懸的心才得以釋然。而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有向任何人訴說過這期間的艱辛。
9月份的一個下午,李彥宏把公司的全職兼職人員27人召集起來,激動地宣布了公司融資成功的消息,“我們融到第二筆錢了,是1000萬美元,已經到帳了,大家可以算算你們現在每個人值多少錢!”隨後,一個同樣振奮人心的消息也讓大家雀躍不已——公司全體員工漲工資5%!這就是李彥宏,一個在成功之前從不吹噓,從不輕易許諾,卻樂意與所有人共同分享成功成果的人。
有了這筆錢之後,李彥宏可以把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思考長遠的問題,思考百度新的商業模式。不然的話,如果說精力都集中在怎麼解決員工下個月工資的問題上,百度也不可能有大的發展。融資成功,也為推出競價排名奠定了充足的資金基礎,畢竟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在導入期,需要花費巨大的經費。
李彥宏後來回憶道,“從打算二次融資到融資成功的這幾個月的過程中,雖然我表麵表現得平靜沉穩,公司仍舊象平時一樣運作,但其實壓力是很大的,內部潛在的危機,隻有我和公司幾個核心員工了解。當時主要擔心第一筆風投資金花光之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二次融資商,那麼到時百度將發不出工資,做不了市場推廣,技術研發也將被迫停止,最後自生自滅。或者出現另一種情況,某家風險投資商看好百度發展前景,於是乘機壓低價格,以獲取與其投入不成比例的超額股份。這樣一來,百度將會變得極其被動,我和其他創始人甚至將失去對公司控製權。”
二次融資,對於李彥宏本人來說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意義。
由於忙於公司事務,李彥宏很少陪太太,對於太太和家人,他其實一直很愧疚。
女兒出生前夕,太太馬東敏曾經開玩笑的問他,“李彥宏,你這麼長時間你都沒有陪過我,你準備給我們的女兒一個什麼樣的禮物?”李彥宏曾經很想給女兒一個很特殊的禮物,但他一直沒有想到合適的。當一千萬美元融資成功後,李彥宏突然明白了,原來,這一千萬美元的融資就是給“女兒的最好禮物”。
沉浸在初為人父幸福裏的李彥宏知道,在惡劣的產業環境中,百度可以順利地走下去,但他同時知道,百度的問題還沒有全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