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的百度世界13(1 / 2)

第二章 百度真正誕生 “閃電計劃”超越對手

一個搜索引擎的成敗,取決於用戶流量和用戶體驗,如果沒有足夠的用戶流量和良好的用戶體驗,隻有死路一條。用戶流量和用戶體驗又是密切聯係、相輔相成的關係,有了良好的用戶體驗,才能吸引更多用戶,建立龐大的用戶群;如果沒有好的用戶體驗,用戶全再龐大,也會逐步流失。從技術角度看,用戶體驗與搜索引擎的訪問速度、準確率、刷新率、排序、對中文的支持程度等眾多參數有關。

早在2000年,百度的主要競爭對手Google就推出了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比百度還早了一年。但是,由於Google中文搜索引擎先天不足,用戶體驗比較差,給百度初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進入2001年後,情況發生了改變,百度逐漸發現GoogleE在用戶中的口碑及市場份額都在快速增長。因為在推出中文搜索引擎後,GoogleE也做了許多工作,不斷改善用戶的搜索體驗,原來百度做得好的方麵Google也逐步趕上了,甚至在個別方麵超過了百度。

其實,在矽穀的時候,李彥宏就與Google的兩個創辦人見過麵,或許,那個時候,雙方都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在中國成為強勁的競爭對手。

Google比百度成立早半年時間,作為都發源自矽穀的高科技公司,百度和Google的文化、創業團隊的組成、做事風格、最初的發展模式都有一些類似的地方。這是曆史的巧合,更是曆史發展的必然。雖然,Google是百度的競爭對手,但更應該說,正是因為有了Google這個競爭對手,百度才能時刻保持警覺,發展才能更快。

回到2001年,此時,中文搜索引擎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非常明顯:這個市場裏,百度和Google是真正的主角,而百度和Google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呈現白熱化。

2001年以來,由於發展一直比較順利,百度人出現了一點鬆懈的傾向,創業初期在北大資源賓館徹夜攻關技術難題的艱苦奮鬥的精神有了一點點退化。

2001年年底,一種嚴重的危機感、緊迫感再次困擾著李彥宏,特別是,當他看到一個強大的對手站在旁邊而且時刻準備超過百度的時侯,李彥宏意識到必須做出一些應對措施,否則百度很快就會被Google拋在身後。

於是,一個名為“閃電計劃”的技術趕超規劃被提了出來。

所謂“閃電”就是強調速度快、力度大、目標明確。李彥宏、劉建國等公司高管希望通過做這樣的特殊項目形式,將百度的技術再提升一個層次,同時,把大家當初的創業激情重新點燃,把百度做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2年春節過後,“閃電計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