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整風前後(4)(2 / 3)

張聞天認為:“調查研究是從實際出發的中心一環”;領導幹部同實際、同群眾保持聯係的一個又簡便、又生動、又實際的辦法,是抓住一個典型的村或鄉或一個市鎮進行深入調查研究;而“親自動手”的主要意義是親自接觸實際、接觸群眾、接觸最下級的幹部。關於調查研究的對象,張聞天指出,“‘從實際出發’,首先應該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所結合成的社會生產狀況出發。所以調查研究的首要對象,也應該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至於具體的調查對象的確定,張聞天提出“著重典型”的原則,即在同一類事物中選擇典型來調查研究。關於調查研究的方法,張聞天具體闡發了毛澤東1941年9月13日在《關於農村調查》一文中對於“對立統一”方法的論述,提出“調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與綜合”。他指出:分析與綜合是一個對立統一。這就是從模糊的、籠統的具體印象到抽象,再從抽象到明確的、充滿豐富內容的具體概念之認識過程。張聞天在實踐中對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也有豐富和發展。除了開調查會之外,采取了按戶調查、個別談話、問卷分析、實地考察等方式,同時重視書麵文獻、材料的搜集。張聞天還強調調查與研究相結合,調查材料應經常整理、補充校正;調查初步完成,即應在當地加以研究。

從這裏可以看出,張聞天是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接受並且闡發了毛澤東關於調查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3)警惕王明的挑撥

張聞天從綏德回到延安後,曾同劉英一起去看過一次還在養病的王明。王明對張聞天說:這次整風,主要是懲我們莫斯科回來的同誌的,尤其是你。1940年3月恩來同誌從莫斯科治傷後返回延安,傳曼努伊爾斯基(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委員)的話說,你是我黨的理論家。毛主席聽了這句話大發脾氣說,什麼理論家,背了幾麻袋教條回來。所以要特別反對你。王明還說,自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什麼話都隨便說,所以遭了毛主席的忌。毛主席此人實在太厲害,真是睚眥必報。孟慶樹(王明的妻子)也在一旁插嘴幫腔。張聞天:《1943年延安整風筆記》;訪問劉英談話(1991年9月6日)。張聞天聽了王明這番話,立即警覺到他是有意挑撥,沒有附和。他在後來追述此事經過時寫道:“王明講話,立即提起了我的警覺性,覺得他是有意挑撥,所以我當時講話很少,態度也冷冷的。我說,我們過去確有很多錯誤,應該好好反省。”張聞天:《1943年延安整風筆記》。在中共七大大會發言中,張聞天也特別提到,對於利用黨總結第三次“左”傾路線錯誤進行挑撥離間的陰謀,應該好好的警惕與戒備!洛甫:《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言草稿》,1945年5月4日鉛印稿,第6頁。

(4)延安工業調查

張聞天參加三月政治局會議後,就在延安進行工業調查。這可以說是綏德工商業調查的繼續。1943年4月2日,張聞天在陝甘寧邊區政府直屬各公營工廠會議上就“關於公營工廠的幾個問題”發表講話。他指出,必須明確認識“公營工廠的任務有三,即供給公家的任務,發展邊區經濟的任務,培養管理工廠幹部的任務”。為了辦好公營工廠,張聞天提出,必須把統一供給、統一定貨及分散製造的原則確定下來,以解決供、產、銷的矛盾;必須改變工廠是行政機關供給部門的性質,實行“經濟核算製”,計算成本與利潤,定出各種指標,使產品“不但數量多,而且價廉物美”;必須貫徹工廠管理一元化的方針,在廠長集中領導下,團結一致為完成生產任務奮鬥,反對同廠方對立的經濟主義、平均主義、無政府主義的偏向。他特別指出,工廠內黨和工會的工作要有一個“徹底的轉變”,“必須以完成工廠的生產任務為其基本內容”,黨和工會的教育與活動必須“對提高工人的勞動熱忱與勞動紀律有幫助”,否則應該停止。5月9日,張聞天還給難民工廠寫信,號召參加向模範工人趙占魁學習的“趙占魁運動”。張聞天的講話和信先後發表在1943年5月1日和5月19日的《解放日報》上,對邊區公營工業貫徹整風精神,糾正官僚主義、自由主義傾向,對公營工廠的改革與建設,對邊區職工運動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就在公開發表張聞天講話的同一天,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目前各抗日根據地職工運動的決定》。張聞天的講話同中央決定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