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原" 全部作品:
程中原 20 萬字 2019-02-12
本書從1956年至1982年就毛澤東、鄧小平兩代領導人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奠基與開創進行了曆史的考察,對中國道路形成和發展的幾個關鍵點和關鍵事件作了再現和分析,理清了道路發展的曆史邏輯,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霧。
程中原 32 萬字 2019-02-09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裏程碑的“偉大曆史轉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最重大的事情。這一偉大曆史轉折從最初的醞釀、嚐試到最終的實現、完成,經過了將近八年曲折複雜的曆程。本書從鄧小平帶有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曆切入,以曆史轉折的前奏、準備、完成為序,對一係列重大國史、黨史問題包括1975年整頓、“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四五運動、粉碎“四人幫”、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平反冤假錯案、十一屆三中
程中原 10 萬字 2019-02-14
辛棄疾的少年時期是在國土淪陷、外族欺壓的痛苦中度過的。欽宗趙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滅,中原地區淪人敵手,此後不久,山東地區也被金兵攻占。辛棄疾從記事起,就目睹金統治者對其占領區內的漢族人民實行殘酷的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
程中原 10 萬字 2019-02-12
辛棄疾的少年時期是在國土淪陷、外族欺壓的痛苦中度過的。欽宗趙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滅,中原地區淪人敵手,此後不久,山東地區也被金兵攻占。辛棄疾從記事起,就目睹金統治者對其占領區內的漢族人民實行殘酷的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
程中原 28 萬字 2019-02-08
程中原編著的《轉折關頭》記述了遵義會議後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張聞天,在曆史轉折的重大關頭所起的作用。實事求是地記述了張聞天與進入中共中央領導核心的毛澤東的關係,既突出了張聞天所擔負的領導責任,也講出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生死攸關的時刻所起的關鍵作用:既寫出了張聞天個人的思想轉變,也寫出了毛澤東對其轉變的推動;既突出寫了兩人緊密合作並最終結束了中國革命最為危急的狀態,也寫出了毛澤東、張聞天兩人不同的個
程中原 26 萬字 2019-02-12
為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紀念首任院長胡喬木,我們編輯了《胡喬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三部分:一、綜述兩篇:《胡喬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百科全書式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喬木》,分別評述他創建中國社科院的突出貢獻和在學術上的卓越成就。二、回憶錄七篇。是與胡喬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過的領導同誌、著名學者或是身邊工作人員所寫。其中鄧力群、朱元石的回憶錄選自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
程中原 29 萬字 2019-02-08
胡喬木自1941年到毛澤東身邊工作,到1981年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做出對毛澤東曆史功過的評價,與毛澤東直接淵源有40年。他最初是毛澤東的學徒,後成為其得力助手,並且是可以詩詞唱和的文友。胡喬木也是鄧小平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得力助手。在1975—1982年這個曆史轉折年代,胡喬木大力協助鄧小平做了許多工作。
程中原 32 萬字 2019-03-11
本書從鄧小平帶有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曆切入,以曆史轉折的前奏、準備、完成為序,對一係列重大國史、黨史問題包括1975年整頓、“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四五運動、粉碎“四人幫”、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平反冤假錯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農村和城市改革、對外開放和創辦經濟特區、做出第二個曆史決議、中共十二大召開等進行了解析,突出敘述了鄧小平在偉大曆史轉折中所起的作用
程中原 10 萬字 2019-01-20
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在黨與共和國的曆史上.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裏程碑的“偉大轉折”無疑是最為重大的曆史事件。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開放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麵起了偉大的曆史作用。圍繞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後發現,鄧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
程中原 0 萬字 2019-02-15
在“文革”十年內亂中,1975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作為從大亂走向大治的努力,作為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嚐試,作為曆史轉折的前奏,作為鄧小平理論的孕育,1975年整頓的曆史,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
程中原 19 萬字 2019-02-14
本書收張聞天早期譯劇五種。德國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最後一場《監獄》,寫浮士德闖入監牢,企圖救出馬格雷,俄國安特列夫的《狗的跳舞》寫亨利失戀後,由於無法解決人生的問題而自殺。
程中原 11 萬字 2019-02-12
這裏輯錄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鄧小平同胡喬木以及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負責人進行的談話,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鄧小平與胡喬木單獨談話。這二十四次談話,具體地記錄了鄧小平在1975年整頓中親自組建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並直接領導它同“四人幫”進行鬥爭,推動各方麵整頓的曆程。
程中原 8 萬字 2019-02-14
這裏輯錄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鄧小平同胡喬木以及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負責人進行的談話,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鄧小平與胡喬木單獨談話。這二十四次談話,具體地記錄了鄧小平在1975年整頓中親自組建國務院政治研究室,並直接領導它同“四人幫”進行鬥爭,推動各方麵整頓的曆程。
程中原 0 萬字 2019-02-09
遵義會議後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張聞天,在共產黨和中華民族轉折關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如何當上總書記的、又是怎樣離開總書記崗位的?他與毛澤東的關係又是如何呢?本書運用詳實的史料,不僅客觀地分析了曆史重大事件,更把張聞天與毛澤東之間的合作與分歧寫得疾徐有致、層次分明,是中共黨史的的熱門書籍。
程中原 19 萬字 2019-02-12
本書是作者從事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三十多年的總結之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作者參與編輯《張聞天選集》、撰寫《張聞天傳》,為解決遇到的兩大難題(《文藝戰線上的關門主義》一文作者“歌特”是不是張聞天?張聞天(洛甫)接替博古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是在何時何地怎樣進行的?),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詳細的考證。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概括出“四重證據法”。三十年來,又運用“四重證據法”進行考證,破解了黨
程中原 36 萬字 2019-02-14
這些譯文,大多散見於當時報刊,因為環境複雜,譯者不得不常常更換筆名,有的譯文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公開發表。由於編者們的努力訪尋、搜集、整理,今日終於產生了這個譯叢。我可以想象編者們在浩如煙海的資料、文獻中求索、考證的辛勞。這種填補空白的文化積累工作,其功績是不言而喻的。
程中原 19 萬字 2019-02-14
本書是作者從事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三十多年的總結之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作者參與編輯《張聞天選集》、撰寫《張聞天傳》,為解決遇到的兩大難題(《文藝戰線上的關門主義》一文作者“歌特”是不是張聞天?張聞天(洛甫)接替博古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是在何時何地怎樣進行的?),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詳細的考證。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概括出“四重證據法”。三十年來,又運用“四重證據法”進行考證,破解了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