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殺賊!殺賊!殺賊!”(1 / 2)

十三 “殺賊!殺賊!殺賊!”

出乎意料之外的打擊,一個接一個地降臨到辛棄疾的身上。

辛棄疾在鎮江府任上隻有一年,就被彈劾降了官。彈劾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他薦舉的一個叫張謨的人有不法行為。韓侂胄對這件事采取了沉默的態度,因為他認為大軍即將北伐,勝利有了充分把握,辛棄疾的去留巳經無關大局了。這樣一來,辛棄疾在鎮江的各項抗戰措施,便又一次遭到了半途而廢的命運。一二○五年六月,辛棄疾剛剛改任隆興(今江西省南昌市)知府不久,朝廷上又有人將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加在他身上,使他被罷掉了所有官職。

辛棄疾懷著滿腔憤懣,回到了鉛山故居。

一二○六年,也就是趙擴開禧二年的五月,南宋王朝正式下令北伐。在此前後,鎮江都統製(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陳孝慶收複了泗州,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統製許進收複了新息縣(今河南省息縣),光州(今河南省潢川縣)農民起義軍領袖孫成收複了褒信縣(今河南省息縣東),陳孝先收複了虹縣。各路北伐軍節節取勝,東線形_很好。

但是,西線卻出現了不利局麵。這年四月,鎮守四川及陝西河東的主要官員吳曦(音希xī)叛變投敵,這樣就使女真軍隊消除了西側的威脅,集中優勢兵力對付南宋其他各路進攻的部隊。由於宋軍戰線拉得很長,兵力分散,在金兵的反擊下,形勢迅速逆轉。最後,迫於前線失利的壓力,加上投降派的花言巧語,韓侂胄隻好秘密派人到敵營去議和。

女真統治者提出了極其苛刻的條件:除了要求割讓兩淮,增加歲幣,犒賞金兵一千萬兩銀子以外,還指名要索取韓侂胄的腦袋。

這樣的條件韓侂胄當然不能接受。他決定停止議和,重新整師北伐。為了挽救當時岌岌可危的局麵,宋廷不但恢複了辛棄疾的各項官職,還任命他為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邊防等事務的最高國務機關)的官員,要他火急趕到京城臨安商議軍國大事。

金風乍起,鉛山的期思已是一片秋意。

辛棄疾拄著拐杖,抱病走到橋頭。橋下的流水發出潺潺的聲響,橋頭的杏樹在秋風中飄零著片片落葉。辛棄疾仰頭望去,隻見寥廓萬裏的長空,白雲正在舒卷,時時變幻著它們奇異的姿態……

前線潰敗的消息,給了辛棄疾最沉重的打擊,使他的希望再次破滅了。他曾為韓侂胄的北伐準備不足擔心過,然而他全然沒有想到將領中會出現叛徒,而且葬送了整個大好的局麵。六十八歲的辛棄疾再也經受不了這個最後的打擊,終於得了重病。

一陣秋風吹來,辛棄疾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他深深感到身體的衰弱,恐怕不久於人世了。人生都有一死,但壯誌未伸,中原未複,他是死不瞑目的。耳邊響起了馬蹄“得得”的聲響。

“辛公!”朝廷派來的使者又一次出現在橋頭。

辛棄疾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猛然回頭驚呼道:“啊,是你,有聖旨嗎?”

“是的,”使者看見辛棄疾麵容憔悴,關切地問道,“看來您身體有點欠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