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殺賊!殺賊!殺賊!”(2 / 2)

辛棄疾沒有正麵回答反問道:“朝廷有什麼旨意,請你快點告訴我!”

使者說道:“北伐失利,北朝議和的條件十分苛刻。韓太師決意重整旗鼓,同金人決一死戰,特任命您為樞密院都承旨,請立即入朝商議大事,挽救目前的危局。”

“好,我馬上就啟程!”辛棄疾毫不猶豫地說道。

使者望了望辛棄疾,隻見辛棄疾滿麵紅光,精神煥發,一點病容也看不見了。

辛棄疾向使者點了點頭,把拐杖一扔,就大踏步地向家中走去。他的腳步是這樣的輕快,牽著馬匹跟在後麵的使者幾乎趕不上他。

老妻範氏正在門口相望,見辛棄疾健步而來,連忙迎上前去。

辛棄疾看見範氏,一迭聲催促道:“趕快給我收拾行裝,我馬上就要啟程入朝,快!快!”

範氏正要問個究竟,隻見辛棄疾陡然麵色變得蒼白,一頭昏倒在地。

“你醒醒!你醒醒!”範氏慌忙扶起辛棄疾,一麵同孩子們把他抬上床,一麵派人請大夫前來診治。

辛棄疾從昏迷中悠悠醒來,看見使者還守在床前,便掙紮著說道:“不要緊,不要緊,你先回朝,上複陛下和太師,我休養幾天以後,一定趕到朝廷……”說到這裏,又喘息了一陣,望了望窗外。

一隻蒼鷹正在長空搏擊、奮飛……

使者含著淚水告辭去了。辛棄疾歎了一口氣,又陷入了昏迷狀態。

深夜,一盞油燈閃著熒熒的火光,周圍一片靜寂。

辛棄疾忽然醒來,望著懸掛在牆壁上的寶劍,用低微的聲音對範氏說道:“把劍給我。”

範氏猶疑了一下,將劍摘下遞給辛棄疾。

“讓我坐起來仔細看一看!”辛棄疾兩手緊握著寶劍,在孩子的扶持下,支起了半身,靠在床背上。

“嘩——”寶劍被慢慢地拔出鞘來。

辛棄疾久久凝視著寶劍這把寶劍凝聚著多少值得追憶的往事啊!

他想起了在譙縣縣衙門後院那個雷電交加的清晨,想起了在四風閘打穀場上的起義,想起了在濟南驛道上追殺義端,想起了在五萬金營中活捉叛徒張安國,想起了漢老爹臨別時的諄諄囑咐,想起了同陳亮舞劍高歌的那個雪夜……這些難以忘懷的往事,都一幕一幕地閃現在辛棄疾的眼前,銘刻在辛棄疾的心中,而這把寶劍就是它們最忠實、最可靠的見證人。

然而辛棄疾感到內疚。他為自己沒有能夠實現漢、老爹的囑咐,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發下的誓言,而感到深深的遺憾。

他覺得寬慰的,就是不久前劉忠托人捎信來,說劉京那孩子在抗金殺賊的壯誌和本領方麵,絲毫不減他的前輩。另外,自己的詞集已經由門人範開編成刊印了。

雷聲隆隆,電光閃閃。辛棄疾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代,在譙縣衙門的後院裏,揮舞著寶劍。狂風卷起了他的衣襟,暴雨打濕了他的頭發,然而他全然不予理會。

“殺賊!殺賊!殺賊!”辛棄疾一麵呼喊,一麵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