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初版《難忘這八年》的後記中,我曾懇請讀者指出拙著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有機會再版時改正。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年。2013年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周年,2014年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者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當代中國出版社的出版家希望我將此書增訂再版。這給了我一個改正初版中存在問題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將這幾年來我和我的同事以及黨史國史界朋友在曆史轉折研究方麵取得的新收獲,增補到這本小冊子的新版中去。
本書初版是著眼於1975年至1982年實現偉大曆史轉折的全過程來寫的。增訂新版與初版最大的不同是敘述轉折曆史的視角有所改變,更加突出鄧小平在偉大曆史轉折中所起的作用。由此,書名改為《轉折年代:鄧小平在1975—1982》。全書雖仍保持原來三篇的結構,但標題都改變了。分別為:《1975:鄧小平領導各方麵整頓》;《1976—1977: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和第三次複出》;《1977—1982:鄧小平推動曆史轉折打開新路》。
經過這次增訂,全書增加了十萬多字,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新版中篇《1976—1977: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和第三次複出》包含了初版中篇《兩種中國之命運的決戰——1976年:從四五運動到粉碎“四人幫”》和初版下篇中《鄧小平第三次複出》一節的內容。同初版相比,新版采取了一個新的視角,敘述的重點自然會有不小的變化。新版對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即“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過程,特別是對鄧小平身處逆境的表現,他怎樣巧妙周旋,怎樣堅持真理、抵製批判,人民群眾怎樣擁護、愛戴,寫得比較具體真切;對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的曲折過程,寫得比較詳盡清楚,說明鄧小平複出是民心所向黨心所歸,說明葉劍英、陳雲、李先念、王震等老革命家是怎樣促成鄧小平的第三次複出,而華國鋒也並非有意阻撓而是采取了拖延的方針。
新版下篇《1977—1982:鄧小平推動曆史轉折打開新路》增補最多。
《支持真理標準大討論》一節,增寫了葉劍英號召全黨認真研究黨史,胡耀邦領導中央黨校進行“三次路線鬥爭大討論”,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史實;還增寫了《真理標準討論補課》一目。在《鄧小平支持包產到戶》一節中,加寫了鄧小平處理“傻子瓜子”這一當年轟動全國的事件;緊接著這一節之後,增加了《啟動城市改革》一節。這樣,對改革的敘述較初版全麵。關於對外開放,新版從1977年年底寫起,對考察日本、考察港澳,特別是考察西歐五國的情況和影響,作了較初版更為具體深刻的記敘;對鄧小平為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所作的卓著貢獻,對鄧小平在中美建交後訪問美國發揮的獨特作用,作了扼要的評論和生動的描述。新版對思想理論問題的評述有所加強。第十節對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講話,作了切要的分析和解讀。還增設了一目:《理論工作務虛會後繼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新版上篇《1975:鄧小平領導各方麵整頓》變動最少。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版主題的要求,增加了鄧小平《主管外事》一節,全麵敘述鄧小平的外交風格和他對中國外交的突出貢獻。其中,1975年12月2日下午,陪同毛澤東會見美國總統福特,會談中就分別從東方和西方來共同向北方某個國家施加壓力達成“君子協定”,是依據檔案而未見別的史書上有記載的。
新版對已經發現的初版中存在的差錯和欠妥之處,都認真地作了校訂、修改。
希望經增補、修改後的這本小冊子能夠更加準確、全麵、生動地還原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希望本書能夠增進讀者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艱辛曆程的認識,增進讀者對鄧小平這一20世紀中國偉人的認識、理解和敬仰,增強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前進的決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信心。
對書中存在的不足和差錯,歡迎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指正。
作者
2013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