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經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全體會議基本通過,4月21日,就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預備會。毛澤東作《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方針》的報告,指出大會的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號召“全黨團結,如兄弟姊妹一樣,為全國勝利而奮鬥,不達勝利誓不休!”《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頁。張聞天被選入七大主席團。預備會通過的七大主席團由以下15人組成: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林彪、彭德懷、康生、陳雲、陳毅、賀龍、徐向前、高崗、張聞天、彭真、任弼時。
1945年4月23日,七大開幕。毛澤東在24日作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朱德作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在5月2日的全體會議上,張聞天作了長篇發言,著重論述毛澤東政治報告最後一段關於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引文見《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頁。張聞天的發言據中央檔案館藏七大文件洛甫:《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言草稿》,1945年5月4日鉛印稿。
轉折關頭:張聞天在1935-1943二十一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張聞天誠懇地檢討了自己在相當長時期內存在的理論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缺乏自我批評的小資產階級作風,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六屆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這一時期的“左”傾路線錯誤,以錯誤的教訓說明“黨內小資產階級的思想與作風對於黨與中國革命,會起一種怎樣的破壞作用”。張聞天又說明,“遵義會議後(實際上我從長征開始,即同毛澤東在一起在中央內部反對當時中央的另一部分同誌的軍事路線),一般說來,我是在毛澤東同誌的領導下工作,故沒有發生路線錯誤。”張聞天實際上以親身經曆的遵義會議前後正反兩方麵的曆史經驗,生動、具體地論證了毛澤東代表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聯係群眾、自我批評的作風,是領導黨和革命取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的作風;黨內同“左”傾錯誤的鬥爭,是無產階級思想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鬥爭;不克服小資產階級思想與作風,我們黨的車子就不能繼續前進,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設想的。
張聞天向七大全體代表坦誠地敘述自己在整風運動中的切身體驗,思想轉變過程中的痛苦曆程,說明“我的無產階級的靈魂,就是這樣,慢慢的在鬥爭中占了上風”。他通過兩種思想作風的對比,深刻地分析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出身的革命者的弱點:一是“驕傲”,一是“輕浮與急躁”,其本質就是“脫離群眾”;毛澤東的思想與作風“是老老實實的思想作風,它無限深刻而同時又是無限淺顯”,“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其全部精神,就是毛澤東在政治報告中所說的“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向人民負最後和最大責任”的精神。張聞天指出,把握這種精神,建立群眾觀點,是中國共產黨當前的迫切任務。能夠這樣做了,“那末,我們的驕氣就可消失了,輕浮與急躁的態度就可改正了,個人主義、宗派主義就可沒有了”。張聞天表示:“我以後必須以虛心的態度,以鄭重與謹慎的態度來在實際行動中學習毛澤東同誌的思想與作風,以達到真正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目的。”
張聞天這篇發言,不僅又一次虛心誠懇地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作了深刻的檢討,不僅對自己三年來參加整風運動的收獲和體會作了實事求是的總結,而且以切身的體驗,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深刻地解剖了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作風,闡發了毛澤東代表的黨的理論和實際結合、聯係群眾以及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對全黨三年來的整風運動也給予了科學的概括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