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武宗李炎當皇帝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被仇士良、魚弘誌擁戴實現的,所以,他稱帝以後,就想永遠保住皇位,而不被別人奪去。可是,怎樣才能永遠保住皇位呢?他想,那就隻有長生不死,而要長生不死就隻有成仙才行。就這樣,修道成仙成了武宗日夜向往的目標。為此,他開始和道士密切接觸。
道教是在中國大地上土生土長的,它追尊老子為教祖,而老子姓李名耳,正好和唐朝的皇帝同姓,因而唐朝無論哪個皇帝,都很尊崇道教。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年間就曾立老君廟。高宗封禪,途經亳州,也專程到老君廟,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則天武後專政,追尊老子母為先天太後。玄宗時也托言夢見老子,而畫老子像頒布天下,還在京城長安修建道觀三十多所。武宗想到祖宗對道教的尊重,那祈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心情就更加迫切。
開成五年(84O年)九月,武宗即位剛八個月,就把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召入宮中,在三蓼修金籙(1ù音路)道場。他還親自到三殿,在九天壇親受法籙。當時,左拾遺王哲上疏,認為王業之初,對道教不應當崇信過分。然而武宗不聽,甚至對王哲的上疏看也不看。會昌元年(841年)三月,武宗在龍首池(今陝西省長安縣北)修造靈符應聖院;六月,又以衡山道士劉玄靖為銀青光祿大夫、充崇玄館學士,賜號廣成先生,和道士趙歸真等一起在宮中修法籙。後來,武宗又拜趙歸真為師,認真地向他學習神仙之道,聽他講道法。趙歸真命手下的小道士們為武宗修煉長生不老仙藥。武宗每次服後,都感到精神振奮。但時間長了,他的身體日漸枯瘦。對此,武宗才人王氏曾勸他:“皇上日服丹藥,無非是想求得長生不老,現在卻日益消瘦,形似枯槁,應當小心謹慎,少服才好。”武宗回答她說:“我要的就是換骨。”會昌五年正月,武宗又頒布詔旨,命在長安南郊建造望仙台,還以羅浮道士鄧元起有長生之術把他迎入宮中。這樣,趙歸真、劉玄靖、鄧元起日夜在武宗周圍大講佛教的壞話,說它不是中國教,白白地蠹耗生靈,應當排斥、鏟除。武宗聽後很以為是。
原來,武宗臨朝掌政的時候,除道教之外,全國還流行著景教、摩尼教、祆(Xidn音先)教、伊斯蘭教、佛教五種。景教是基督教的一個教派,後來也稱也裏可溫教,貞觀九年(635年)由波斯(今伊朗)傳入,貞觀十二年(638年)長安義寧坊建成第一座景教寺廟,有教徒二十一人。到武宗時期,寬敞精致的景教寺已遍及全國,景教徒的人數也非常多。摩尼教於延載元年(694年)經波斯傳入,貞元年間,京城長安已經有了摩尼寺。元和年間,回紇人提出請求,要在河南府和太原府建置摩尼寺,憲宗同意了他們的請求。祆教又名拜火教,唐朝以前就已由波斯傳入中國,唐朝時進入了興盛時期,僅長安城內就有胡祆祠、祆祠、西祆祠、南祆祠四所。伊斯蘭教是永徽二年(651年)由大食傳入的,後來隨著某些大食人留居唐朝,伊斯蘭教也傳播開來,許多地方都有它的禮拜寺,信教的人數也不少。佛教是在西漢時期經印度傳入中國的,貞觀三年(629年)僧人玄奘去印度取經,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帶回了大量的佛經,從此,佛教的流傳進入全盛時期。太宗和高宗都熱心地宣揚過佛教。則天太後還為佛教建造過大像。中宗時期也廣建佛寺,修飾廟宇,使寺廟建築更加華麗無比。肅宗、代宗時期,都在皇宮內設立過道場,還養了幾百個和尚在裏麵早晚念佛。憲宗還命中使杜英奇到鳳翔法門寺去迎回佛骨。到武宗時,上自京師長安,下至窮鄉僻壤,佛寺無處不在,信佛的人也遍及全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趙歸真、劉玄靖、鄧元起等人勸武宗排斥佛教。
會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頒布敕諭,命令裁減全國佛寺。廢除的寺廟中銅像、鍾磬委托鹽鐵使鑄錢,鐵像委托本州鑄為農器,金、銀等像銷毀後上交戶部。武宗的敕諭中還特別強調,佛教既然已經革廢,其它的一些邪教也不應保留,它們的教徒也應勒令還俗,使其回歸原籍;如果是外國人,則要送回本國收管。八月,武宗又極其莊重地頒布了抑佛的命令。於是,全國各地到處都是拆毀寺廟、驅趕僧人的景象。據後來戶部統計,這次總計拆除寺廟四千六百多所,還俗僧民二十六萬零五百人,拆除招提、蘭若四萬多間,朝廷收回良田數千萬頃,沒收奴婢十五萬人。同時,景教寺、摩尼寺、祆祠等也一並拆毀,景教徒、摩尼教徒有三千人還俗,京城長安有女摩尼七十二人無處安身,自殺身亡。
武宗抑佛,而他卻篤信道教。會昌六年(846年)三月,由於他吃金丹中毒日深,損害了中樞神經,得了神經錯亂症,口吐白沫,不能說話。當月二十三日,武宗身死,年僅三十三歲。宦官立憲宗的第十三子興王李忱即位,他就是宣宗。宣宗李忱是武宗的叔叔,即位時三十七歲。
大中元年(847年)閏二月,宣宗頒布敕令,其中有這樣內容:會昌末年,裁減寺宇,並不妥當。佛教和其他教雖說是它國之教,中國人久行其道,壓抑過分,有失民心。今後靈山勝境,天下州府,凡在會昌末年所廢寺廟,有原來名僧能夠修複的,即任他們住持修複,各級官吏不得禁止。同時,宣宗還處死了劉玄靖等十二名道士。就這樣,被武宗壓抑的佛教和其它教,又恢複和發展起來了。